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皇帝宝座D.祖先牌位
2019-07-16更新 | 720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5届福建福州一中高三上期开学质检历史试卷
2 . 有学者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其本身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2019-06-24更新 | 398次组卷 | 3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2019-06-12更新 | 467次组卷 | 6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朝前期,内阁成员大多是资历浅、品阶低的官员,对皇帝的旨意绝对服从。明朝中后期内阁成员中有不少资历深、品阶高的元老,对皇帝的决策形成严重制约。不少皇帝采取“打老提新”的手段,频繁更换内阁成员,却始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说明了明朝
A.君权与相权矛盾不断激化
B.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强化
C.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D.专制皇权不断受到挑战
2019-05-15更新 | 1058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D.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2019-04-29更新 | 4449次组卷 | 11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雅言是周代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传播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以致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
A.促进了文化认同
B.消除了语言隔阂
C.实现了文字统一
D.强化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记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
A.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
B.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C.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必究
D.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2019-04-13更新 | 481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
C.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D.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2019-04-03更新 | 194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9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2019-01-30更新 | 275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届福建尤溪一中高三上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
C.宗法关系的疏远D.铁犁牛耕的出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