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伴随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基础。由于当时新开垦的土地的管理不属于封建关系范围之内,所以地租都被直接交入诸侯们的府库……这样一来,诸侯们就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各自封国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对地方上的府、州,则另设通判以抑制知府、知州的职权这在宋初对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曾起到一定的作用。至道三年(997年)又将全国划为15路,各路设转运使,后又设提点刑狱,除负责转运财物、审理刑狱外,还负责监察地方,称为监司,包括后来设置的提举常平司,以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统治。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发生于中国古代的哪一时期。“重大的政治变革”具体指的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中,“通判”“转运使”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地方制度的利与弊。

材料三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2)依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材料四     最后通过的《联邦宪法》固然比起《邦联条例》来说大大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但是它并未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它把相当多的权力保留给各州。换言之,它确立了一个联邦制,它既避免了《邦联条例》的极端,又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害,既把各州团结成为一个国家,又保障了地方的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这样就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首创性。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3)依据材料四,指出美国《联邦宪法》所建立的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这些体制建立的积极意义。
2020-08-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由于姬姓子弟的封国有内(王畿)有外(边陲),而且又占了诸侯国的70%以上,周公制订了《周礼》,在遍布全国的姬姓子弟中推广执行,其他诸侯国自然也不能独外。这一做法
A.强化了周王的绝对权威B.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
C.直接推动了儒学的形成D.加强了周朝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朝中后期,官场形成一条惯例,不是庶吉士(官职,由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担任)不可入内阁。翰林院庶吉士成为进入内阁的敲门砖,因此内阁阁臣多为翰林文学之士实属正常。这一规定
A.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B.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效率
C.导致了经世之才的缺乏D.造成了政治局面的动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代开元以前,各宰相“午前议政于朝堂(政事堂),午后回本司处理政务”;开元后,“宰臣数少,始崇其任,不归本司”。这一变化
A.削弱了宰相的政治地位B.利于提高中枢行政效率
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统治D.破坏了宰相的集体议政
2020-06-25更新 | 705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5 . 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调整分封策略,并采取了新办法安置旧殷势力。如卫康叔受封于殷都旧地,他领有的七个殷人氏族大多是原住民;鲁侯伯禽领有的六个殷人氏族,则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反映了分封制
A.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B.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实现了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6 . 图1、图2、图3分别是唐代、宋代及清代各地书院数量分布示意图(注:图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各地书院的数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


(1)比较图1和图2,指出宋代书院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说明清代书院发展带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代,政府选官时的选举或考试,都实行分区定额。无论经济文化先进或落后的地区,都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同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这些举措
A.目的在于维系王朝统治B.使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向平衡
C.缓解了中央和地方矛盾D.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8 . 下表是关于先秦时期天命观念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反映出
主要记述引文出处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
“天裴忱辞,其考我民。”《尚书大诰》
“夫民,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
A.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已萌发B.古代神权和王权的紧密结合
C.天命神权下人文精神的发展D.古人对天的认知己趋于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商朝建立后把天命作为统治的重要依据,并认为天命永固,不可剥夺。周人灭商号称是恭行天之罚,并宣扬是获取天命的依据。周人的做法
A.揭示了古代社会兴衰规律B.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要求D.影响了后世王朝执政思想
2020-06-08更新 | 872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