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
A.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B.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C.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021-10-24更新 | 450次组卷 | 4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这说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B.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
C.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D.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
2021-09-30更新 | 72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9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A.地方实现高度自治B.乡里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
C.乡里属于经济生产组织D.乡里组织具有双重职能
2021-07-12更新 | 56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4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1075次组卷 | 16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使用乐器乐舞的规模
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人
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人
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32人
“特悬”:悬挂的乐器—面排列16人
A.贵族生活腐化B.血缘色彩浓厚
C.音乐发展迅速D.社会等级森严
2021-05-19更新 | 412次组卷 | 6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返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末年,许劭与其兄许靖喜欢品评当代人物,常在每月初一,发表对时人的品评,故称“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品评影响社会名望地位B.选官制度的深远影响
C.社会流行品评人物之风D.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土司制度是元明时期中央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即由中央政府指定当地少数民族的部族首领充任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级官吏,官位世袭。这一制度曾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央王朝在这些地区的统治。但随着土司势力的发展,这些少数民族的上层首领或不听中央号令,或阳奉阴违,或发动叛乱对抗朝廷,名为朝廷命官,实际是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地处边隅的土司,更是“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

雍正四年,清廷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按照内地的府、州、县行政制度,委派非世袭的流官进行统治。军事上解除土司的土兵,清廷另派军队到土司原来的管辖区进行驻扎。经济上由中央政府统一丈量土地,然后制定统一的税收标准。改土归流之后,清廷在西南地区实行保甲制度,凡遇有事,“逐村清理、逐户稽查”,加强了封建地主阶级专政。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代改土归流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改土归流的时代背景并进行评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研究发现,殷商的祭祀活动非常频繁,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一次名目不同的祭祀活动;周代则减损了殷商时频繁的祭祀制度,创造了昭穆制度。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商代祭祀制度比周代更为完备B.周代对商代祭祀制度的否定
C.周代祭祀制度比商代更为理性D.周代对商代祭祀制度的继承
2021-04-12更新 | 135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说明汉代选官制度
时间概况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东汉光武帝(25—57年在位)对选拔与提拔的对象,施行“授试以职”,即进行文字方面的测试,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等。
A.确立完善的分科考试方法B.扩大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C.突出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D.重视官员文化素养的考查
2021-04-11更新 | 519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对宋代历史进行文本挖掘分析。下面是出现较多的词汇:

参知政事、话本、通判、张载、交子、市坊、岁币、苏轼、夜市、市舶司、榷场、党争、佃户、沈括、转运使、李清照、糊名法、天子门生、景德镇、活字印刷术、占城稻、禁军、指南针、澶渊之盟、青苗法、王小波起义、米芾、《武经总要》等。


请从材料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并据此拟定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有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4-11更新 | 811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