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2019-04-19更新 | 28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考卷
2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9-01-30更新 | 10678次组卷 | 18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C.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2019-01-30更新 | 205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殷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代替……帝乙的长子启,因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妻,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这说明:
A.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B.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尚未确立
C.商朝大力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D.商朝政治推行内外服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京地区在周朝属于燕国。下表是周朝《燕国国君世系表》(部分),它能够反映出

A.父死子继的继位模式
B.分封制遭到破坏
C.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D.世卿世禄制实行
6 . 古代中国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姒、妊、妘、娮、姚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血缘关系最初按母系确定
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
D.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
2018-12-13更新 | 7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鲁国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封国,周公曾要求其子伯禽“以法则周”,即用周法来治理鲁国。但《史记·鲁周公世家》载:“鲁公伯禽卒,子考公莤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这反映出
A.分封制度阻碍了周文化的传播
B.“家天下”的政治局面逐渐形成
C.周天子对封国自主权利的承认
D.宗法制已经无法维系贵族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周公完成东征后,开始营建洛邑。洛邑分为两部分:水东岸为成周(洛阳市东),将殷“顽民”迁于此地严加监督;西岸修建王城(洛阳市内),以军队八师驻守。当时,周公的这一举措
A.为西周的东迁做好准备B.有利于稳固周朝的统治
C.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使洛邑成为重要的封国
18-19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古代某制度“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下列阐释这一制度最恰当的关键词是
A.大宗小宗
B.拱卫王室
C.禅让帝位
D.中央集权
10 . 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2018-11-21更新 | 94次组卷 | 39卷引用:北京市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