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周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卫国,镇抚殷遗民;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太公望受封于齐国,作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镇;成王之弟唐叔受封于晋国,以与北方戎狄部落周旋;在江汉平原还建立了一些姬姓国家,以为南方的屏藩。由此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旨在
A.封邦建国,拱卫王室B.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
C.方便交通,增加财富D.增加周王所属的人口
2022-02-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礼记章句》中如此阐述:“宗子之法,殷唯有小宗,而周立大宗。盖周先王以‘亲亲’为政教之本,仁至义尽,其道尚矣。”这反映了西周
A.彻底否定了商代宗法制度B.宗法与政治联系更密切
C.王位继承法比商代合理D.政权机构相比商代完备
3 . 西周时,周王与各诸侯国有明确的分工,周王分封管理土地疆域的权利给诸侯,诸侯则需为周王镇守疆土、服从周王的命令、缴纳贡赋。这表明西周“分封”是
A.以土地为纽带的政治关系B.以周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
C.以血缘宗亲作为基本特征D.造成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幽王废嫡立庶后,政局动荡,幽王被弑。春秋初年,郑国共叔段与其兄郑庄公争夺王位,失败后逃往共地。据此可知,当时
A.宗法制顺应时代潮流B.共叔段认识到宗法制弊端
C.旧制度面临着新挑战D.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贵族世袭制有过冲击,但以战功裂土封爵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即便是经过商鞅变法、改革最彻底的秦国和此后的秦汉,这种价值取向也是十分盛行的。这反映出当时
A.郡县制推行的条件尚未成熟B.军功封爵制度开始实行
C.军功地主投身基层社会治理D.分封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6 . 殷墟甲骨卜辞中已有“王臣”-词,有的指商王的私兵,有的指协助商王进行占卜的人。而《诗经·小雅》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臣”词义的变化
A.反映了官僚政治的逐步确立B.标志着文武官员与祭司的合一
C.是当时神权统治弱化的体现D.反映出王权对地方的影响增强
7 . 下图为后人通过文献整理出的夏朝第11代君主至第15代君主世系图。据此可知,夏朝

注:图中横线代表直系血亲(父子)关系;每一纵列的君主辈分相同。
A.“家天下”的色彩浓厚B.兄终弟及现象普遍
C.权力交接强调“传贤”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8 . 春秋晚期,周景王去世后,其庶长子姬朝多次作乱,甚至将其弟周敬王逐出洛邑而自立为王,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六年后,周敬王在晋国的帮助下返回洛邑并夺回“正统”。周敬王的成功复位表明当时
A.分封体制彻底崩溃B.宗法原则仍受重视
C.诸侯恪守忠君义务D.晋国霸主地位稳固
9 . 祖先崇拜是商周时期首要的国家信仰,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祖先信仰逐渐被宇宙神或自然神崇拜(尤其是名山大川)取代;另外,祭祀的主要地点则由向先祖献祭的祠庙转到向自然神和宇宙神献祭的室外神坛。这一变化
A.反映先秦思想日趋成熟理性B.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威权构建
C.表明宗法制分封制开始瓦解D.标志着家天下观念开始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统治者注重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尚书》中《多士》《无逸》等篇总结了殷商在为政用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归结为“敬德保民”的思想;《召诰》《酒诰》等篇,则历数了殷商为政之失。材意在强调西周统治者
A.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B.重视历史的现实价值
C.坚持儒家的德治理念D.注重成功经验的总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