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0 道试题
1 . 制度演变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进过程。某高中学生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结合课堂所学,第一步绘制了下列示意图。



       A.古印度种姓制度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组织系统            C.美国联邦政府结构

            D.三省六部制                                     E.等级君主制                                     F.三公九卿制
(1)根据上述制度产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有历史文献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述制度中与记载相符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对应的字母,)
第二步整理资料
(3)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实践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双选)

第三步解读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前代相比,秦朝的政治体制有两大特点:其一,废除封邦建国制,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其二,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由中央任免的流官任期制度。秦代的中央政治机构,延续战国君主集权政制的演变趋势而加以规范整齐。”


(4)请概括该学者对秦朝政治制度的认识(不能原文照抄)。
2022-02-21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西方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说:“唐代科举制是作为中国文明伟大成就之一的量才录用的文官制度的真正开端。”作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给予肯定是因为它(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考试选拔官员更为公正
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D.打破了贵族的特权垄断
2022-02-10更新 | 34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以下有关中国古代选拔官员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2022-01-05更新 | 533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1届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中学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卷
4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它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
2021-11-25更新 | 1313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0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而《三国演义》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这一变化说明
A.汉末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加强B.汉代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明显
C.制度性调整带来结构性变化D.统治者解决危机手段多元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
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D.使三省六部间相互牵制
9 . 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
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下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
2021-11-06更新 | 188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6届河南豫南九校联盟高三下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