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歌曲《国家》中有一段歌词“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源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君主专制
2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人这种渴望亲人相聚的情结由来已久,与之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019-11-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2016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北侧的太庙(如图)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200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这种传统礼制应为
A.内外服制度B.宗法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4 .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
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
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 .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
A.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C.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民普遍具有“清官明君”意识,他们会把官吏称为“父母官”,把明君看作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一体观念
C.君权至上意识
D.封建伦理道德
7 . 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权力渐渐转移给了“君”,“君有合族之道”的观念也渐渐为世人所接受。这反映了当时
A.君权专制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B.分封翻随若君权加强而瓦解
C.天子权威强化使宗法制消亡
D.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制发展
8 . 能够正确表达宗法制内涵和特点的材料,不包括
A.“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B.立子以贵不以长
C.“立嫡以长不以贤”D.“兄终弟及”
9 .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主要特点是
A.王位世袭
B.具有神秘色彩
C.王权至上
D.血缘关系维系
2018-01-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区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史记》记载,汉景帝和梁孝王都是窦太后的儿子。在一次宫廷宴会中,汉景帝喝多了酒,戏言:“千秋万岁之后传(梁孝)王。”窦太后与梁孝王皆心喜。大将军窦婴马上说:“汉法之约,传子适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于是,景帝默然无声,太后意不说(悦)。窦婴此言论依据的是
A.皇位世袭制
B.诸侯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中央集权制
2018-12-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天津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