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西周有“同姓不婚”的传统。周王室常与异姓贵族联姻,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周王室此举在于
A.加强对诸侯国控制
B.保证周王室血统纯正性
C.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D.确立长幼有序等级观念
2 .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兴起修谱的一股风潮,下图为“天下第一家”义门陈氏的族谱。这体现了中国人深受下列哪一制度的的影响

A.皇帝制度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周灭商后,将商人的至上神上帝,转换为天,周王是天的嫡长子,称天子,是诸侯的领袖,天子不必再通过自己的祖先,而是可以直接祭天、向天祈祷,这一变化反映了
A.王权开始高出神权B.最高执政者权力提高
C.血缘纽带渐趋松弛D.“家天下”格局开始动摇
4 . 西周时期,同一宗族内部的庶子即使政治地位高于宗子,也只能参与宗子祭祀,不能成为主祭人。这一现象(  )
A.符合分封制的分封原则B.表明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密切
C.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D.符合宗法制的基本精神
5 .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2009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与以往相比增加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假期,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6 .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此制度的作用是
A.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B.维护社会的安定
C.强化君主专制
D.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2017-12-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 君,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 起。材料现象最能说明( )
A.周天子已丧失“共主”地位B.诸侯间的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C.宗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D.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2017-12-03更新 | 117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8 . 明成祖朱棣做皇帝的最初10年中,他和顾问们在编订朝廷实录时做了一系列修改,谎称朱棣为马皇后所生,因此他作为健在的最年长的嫡子应该在1392年被指定为太子,但因某些儒士顾问的干预而未果。还指出,他不情愿地对建文朝廷采取惩戒行动不是为了夺取皇位,只不过在履行《祖训录》的训示而已。这说明朱棣
A.要向后人表明自己夺权目的
B.制造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依据
C.要为国家修成一部信史
D.强调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消除诸子矛盾
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实现长治久安
2017-11-07更新 | 159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宗法关系B.道德规范C.战争祭祀D.儒学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