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强化王权
C.通过宗法制以巩固奴隶主专制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2018-10-02更新 | 154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终养”是指古人辞官奉养父母至祖父母寿终。据载,乾隆年间谕令,既不迎养、又不呈请终养年迈父母的官员,定以处分。该谕令所蕴含的观念源于中国古代的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军机处
2018-09-3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西周时期,在祭天或祭祖完毕之后,天子会拿一块作供品用的肉来赏赐给某一诸侯。这个诸侯会感到非常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得很。这反映出当时
A.周文化的延续性
B.宗法制的稳固
C.神权的至高无上
D.王权高度集中
4 . “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B.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
C.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D.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史载,周文王“孝友二虢(文王同辈),而惠慈二蔡(文王子辈),刑于大姒,比于诸弟。……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文王父辈)而咨于二虢,度于闳夭而谋于南宫,诹于蔡、原而讨于辛、尹,重之以周、邵、毕、荣(四家为文王子辈)。”材料说明
A.文王政治以血亲关系为主干
B.分封制成为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C.早期政治权力的分散和微弱
D.文王以嫡长子继承制维系统治
6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018-06-27更新 | 226次组卷 | 48卷引用:浙江省普陀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指出:“个体家庭是宗族组织的基本单位,土地公有制是宗族组织的经济基础,宗族组织是家长制家庭的次生形态。”这表明
A.宗法制是先秦最基本的政治制度
B.家国观念出现有利于巩固宗族组织
C.先秦时期政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D.宗族组织是特定政治和经济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子启是商朝君主帝乙的长子,同母兄弟共有三人,子启是长兄,三子叫受德。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时还是妾的身份,成为正妻后才生下了纣。帝乙想要立子启为太子,而太史则争辩说:“有正妻的儿子在,就不可立妾的儿子做太子。”于是受德继承了王位,是为帝辛(纣王)。而子启后受封于微地,故称微子启。下列有关上述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代的宗法制对周代有重大影响B.商周时期子启的封地一直在微国
C.微子启在商代为大宗在周代为小宗D.微子启在封地内可任意任免官吏
2018-05-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英文中的uncle在中文中等同于伯父、叔父、舅父、叔、姑父等称谓,brother-in-law在中文中等同于姐夫、妹夫、大伯、小叔等称谓。这一现象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
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宗法制D.皇位世袭制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