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二儿子
C.大儿子
D.三儿子
2018-11-06更新 | 92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钱氏家训》记载:“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一家训形成的根源是
A.家国一体
B.人文主义
C.宗法观念
D.仁义观念
2018-11-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分封制
B.内服制度
C.联姻结盟
D.宗法制
2018-11-04更新 | 80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英文的姓名书写是不一样的,英语中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之前。中国人姓名书写特点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个人观念淡薄
5 .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订立盟约。盟约中有“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的规定。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制度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皇帝制度
D.郡国并行制
7 . 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
B.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增强
C.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
D.分封宗法体制逐渐解体
8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018-06-27更新 | 226次组卷 | 48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2018-06-01更新 | 9330次组卷 | 14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早在周代,“妻”是指庶人配偶或宫中女御。如《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据此可知
A.森严的等级制度被打破
B.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男权在社会中居于主导
D.分封制和礼乐制的崩溃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