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代朱弁在《曲消旧闻》中云:“唐以前身、言、书、判设科,故一时之士无不习书……今间有唐人遗迹,虽非知之人,亦往往有可观。本朝此科废,书遂无用于世,非性自好之者不习,故工者益少,亦势使之然也。”这反映出
A.书法艺术受政治的影响明显B.宋代废科举使书法艺术停滞
C.唐朝普通民众书法水平较高D.唐宋时期选官制度日益完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过去的10000年里,特别是在过去的300年里,人类历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更迅速、更具本质性的转型,跨越了一道全新的门槛,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由于我们生活于此种转型中间,很难清楚客观地看出其特点。因此,在描述这种转型时我有意贴上了一个含糊的标签:“现代革命”。

——据(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以距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为基点,以1000年或300年做为观察历史的时间尺度,历史视野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历史时间轴上的一个时间尺度,说明你对“现代革命”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晋书·卫瓘传》记载:“其(九品之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伤损风俗,其弊不细。”从中获悉该制度
A.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B.实施及效果发生了嬗变
C.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D.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东汉士族多以经学世家面目出现,唐朝高门士族对文学日趋重视,士族家族遂由经学世家一变而为文学世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经学已丧失了正统的地位B.皇权对门阀士族的打击
C.科举考试使选官标准发生变化D.庶族地主影响力的提升
5 . 武则天在位时期修《姓氏录》,规定“皇朝五品官者,皆升士流”。由此,全国许多依靠军功起家的庶族官僚被列入士族,后族武氏被列为姓氏第一等。这一做法
A.加剧了藩镇割据B.打击了门阀势力
C.加强了中央集权D.突破了士庶界限
6 . 如图为清代刻本刊物,据其书影信息所作的合理推测应是
A.京师大学堂所用的练习册B.八股应试考生的复习资料
C.教会学校推广西学的教材D.江湖术士谋生技能的秘籍
7 . 中国古代“士”的身份随时代而变化,它既可以是少数家世显赫的高门大族,也可以是家世不太显赫的为数众多的地方乡绅。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B.君主专制强化C.选官制度变化D.市民地位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察举制是政府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B.世家子弟入仕导致政局动荡不安
C.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D.察举制弊端日益严重,无法维系
2020-02-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2020-01-20更新 | 1067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据此可知
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
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