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设立都察院,下设监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国各省,称十二道监察御史。每道有监察御史三至五人,范围大体为一省。但监察御史都驻在京师,有事出巡,事毕回京述职。朱元璋这一举措
A.扩大了地方管理职能B.扩大了监察御史权力
C.强化了国家监察体制D.强化了特务机构职能
2022-06-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洋政府逐步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文官纠弹制度,设立行政监察机构——肃政厅,专门纠弹官吏失职等违法案件。从当时的纠弹实例来看,被纠弹的大多是地方官吏,最高为巡按使,最多的是县知事。文官纠弹制度的建立
A.解决了军阀割据问题B.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
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D.巩固了基层民主制度
2022-04-28更新 | 399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汉代形成了以“督邮”为主的地方行政组织内部监察制度。督邮由太守直接领导,可监督太守以下的官员,也可监督刺史…这样一来就与刺史制度形成相互监察的椅角之势。这表明汉代地方
A.官僚主义势力的急剧膨胀B.以小督大、以卑临尊的制度设置
C.监察机关的反向制约特征D.监察官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武则天临朝称制之初创设了投匦制度。所谓“匦”类似于今天的检举箱,而投匦制度也类似于今天的信访制度和举报制度。为防止投状内容琐细、伪滥及匿名诬告等现象,唐政府逐渐制定了检验副本制度。该制度
A.促进了唐朝的长治久安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
C.造成了中央机构的重叠D.从根本上解决了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汉刺史秩仅六百石,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令的品秩,却“奉诏六条察州”,监察秩二千石的郡国守、相乃至诸侯王。有评论者认为,这样可以使得“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这体现出西汉刺史制度的显著特点是
A.内容丰富,体系完备B.以小监大,以卑督尊
C.地位独立,专权跋扈D.分工合作,职责明确
2021-11-23更新 | 1004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县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建国之初就特别重视监察制度建设,具体做法有织密监察网络,保持监察权的独立性,加大监察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一方面将原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使监察纠劾的业务能力提升。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这些人与都察院的领导有上下级之名,无领导与被领导之实,并拥有直接给皇帝写估纠弹的权力。他们如候鸟一般,往来于祖国的天涯海角,在一定程度上把古代巡视巡查制度功效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方面,仿汉、唐事例,与都察院并行设置独立并行的六科给事中,其重要职权是封驳六部文书,对朝政拾遗、补阙,即便是皇帝的命令,只要认为不合理也可以原封不动地退回去。

——摘编自陈思思《中国古代监察群像》

材料二 在明朝的270余年中,特别是明王朝早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监察官,他们忠直敢言、持正执法,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正常秩序,往往不惜付出血的代价。然而,明王朝的监察系统如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封建王朝那般,始终逃脱不了异化的历史命运。而异化了的监察体系无法纠正官场弊政。

——摘编自江军《浅析明朝监察制度的成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监察制度的意义。
2021-04-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御史中丞宋璟,常常在朝堂之上评论朝廷得失,为幸臣所不容,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恐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对此,武后亦无可奈何。这说明当时
A.三省运行机制顺畅B.监察权力相对独立
C.御史制度存在弊端D.专制皇权遭到削弱
8 . 宋代御史台以御史中丞为台长,宰相亲戚和由宰相推荐任用的官吏不得为台长。习惯上,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进身为执政。宋代此举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B.提升御史台职权
C.加强中央集权D.防止权臣的专权
9 . 唐代谏官职位众多、群体庞大,各谏官通过讽谏、顺谏、规谏、致谏、言谏、直谏等多种形式劝谏君主。这客观上
A.加强了对百官的控制B.使君主的权力得到加强C.保证了政府决策正确D.规避和防范了君主之失
2020-05-1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焦作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组成“三司推事”,类似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报皇帝审批。这说明唐朝
A.司法与监察有机结合B.大理寺权力已经旁落
C.监察机构丧失独立性D.司法制度走向近代化
2020-12-15更新 | 122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沁阳市永威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3次周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