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监察与谏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唐朝与前朝相比,各种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姚崇、宋璟都是玄宗时的良相。玄宗总揽政务之后,宰相从4人进一步减为2人。另外,由宰相担任的高级职务空缺的现象变得普遍了。714—724年,无尚书仆射。这一情况导致门下省和中书省职能的逐步合并。他们渐渐变成一个协调的组织,既负责制定和起草政策,又负责法律的审查和复审。还充当与皇帝一起负责重大决策的秘书处的少数重臣。总之,权力稳步地集中于宰相们,特别是集中在德高望重的宰相之手。

——摘编自【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第316-317

材料二 唐朝御史台组织机构完备,长官为御史大夫,其职责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完全独立于三省六部等行政机构,可以对中央和地方的百官进行监察。其次是监察机构法定化,御史台和三院的运行依据是《唐六典》,该法详细规定了御史台的员额、品级、权限及其与其他机关的关系。同时集传统法典之大成的《唐律疏议》成为御史履行职责、纠察犯罪、弹劾百官的主要法律依据,使御史弹劾过程有法可依。御史制度加上谏官制度、史官制度和“罪己诏”制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与权臣的专横,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余钊飞《整肃纲纪、察举百官的唐代御史制度》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玄宗时期相权发生的变化。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的御史台有哪些功能与特点?
(2)皇权专制最大的困境就是难以纠错,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是如何防止政策失误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强调谏官谏议君主的违误,在决策过程中发表拾遗补阙性质的不同意见,限制君权是其履行职权的主体内容。这表明言谏制度
A.有利于贤明政治形成
B.实现了对皇权的制衡
C.体现出决策的科学性
D.分化了皇帝的决策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清时期,各级官吏莅位与离任之时,都要先条告于城阻,始终受到城隍的“监察”,成为定制。于是,城隍监察百官与司民之神权,便正式确立。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监察制度更加完善
B.专制统治得到加强
C.民间信仰发生变化
D.封建迷信甚嚣尘上
2018-12-02更新 | 179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西汉初年,御史大夫既掌握监察之权,又担任副丞相,东汉初设立了以御史中丞为首的御史台,独立行使监察职能,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监察体系的渐趋成熟
B.监察机构权力的扩大
C.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
D.君主专制权力的加强
2018-11-3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继往开来,精心制定的监察制度,在不同时期曾经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秦创建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同时,地方刺史。魏晋南北朝,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检察权扩大,自王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分十道监察区,形成严密的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设立御史台,还制定了一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

材料二   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材料三   元世祖时明确规定“凡考察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

——《元史》卷十,《世祖纪》

“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明史·职官制》

清皇太极下诏“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

——《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八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宋代对担任检查官员的资格有何要求?(不照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明清时期在吏治方面的特点。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代监察制度规定,一方面允许监察官风闻言事,直言不讳;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监察官权力过大,规定御史对百官弹劾要经皇帝裁决。该规定的核心思想体现了监察制度
A.起到监督百官减少腐败的作用
B.有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实质是皇权专制强化的附属品
D.目的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018-11-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汉朝中书令
B.秦朝太尉唐朝节度使
C.汉朝刺史宋朝通判
D.宋朝枢密使明朝殿阁大学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一项重要内容,下表是有关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相关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的监察官吏地位很高
B.秦汉时期的监察防止了宰相的独大
C.秦汉时期的监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D.秦汉时期的监察体系十分完备

9 . 权力是政治的中心内容。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相伴相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典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从费城制宪会议争论的主题来看,首先面临的也就是解决中央无权的问题;其次,从当时各州之间的力置对比来看,各州力量是不均衡的,但却需要在宪法中兼顾大州与小州的利益;最后,当时美国南北的经济形态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经济形态下自然诉求也就不一,而这些不同的利益纠纷,都是有待联邦宪法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权力监督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举措不能保持持久威慑力的原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怎样实现了“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解决了当时美国哪些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2018-11-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清时,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拥有“风闻言事”(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之权,并且规定“即所奏涉虚,亦不坐罪;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这说明当时
A.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B.皇帝意图加强专制
C.监察制度科学高效
D.官员腐败现象严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