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4 道试题

1 .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二)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1)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不同点;依据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作者为什么说美国共和政体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史实予以说明。

2 .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梭伦改革中是如何体现恩格斯的论述?试分析该措施的主要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特征。简述其具体表现。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革命党人为制约权力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设计?结果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2017-04-2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伯利克里在演讲中说:“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专制形式继承了下来,国王继续保留了许多重要权力,但是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力,国家主权的中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有权缔约,有权任命大使、最高法院法官和政府其他官员的权力,但需要国会同意;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对国会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仍以2、3以上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既有效。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述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归纳美国总统制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美现代民主制度与雅典民主制度的不同。

4 . 历史上不同时间、不同国家有过多次历史转型。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就中原地区而言,主要发生过三次社会形态的重大转型:从氏族社会晚期转型至殷商奴隶制社会;从春秋中后期的礼崩乐坏转型至战国秦封建社会;从晚清的自救改革转型至近代社会。每次社会转型都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的变动,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每次社会转型都含有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和观念转变的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一直被看作是“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这一社会转型是中国从封建分权的王国时代进入了专制集权的帝国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分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张晋藩,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2017-08-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罗马法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于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四年,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一律两名,任期六年;众议员任期二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据1787年《美国宪法》整理

(2)根据材料二归纳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法制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它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的一切权力属于城乡劳动者,由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行使。

——据1936年《苏联宪法》整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6年《苏联宪法》制定的背景及其意义

2017-08-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

——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予以说明。
7 . 阅读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图1 秦朝政府机构


请回答:
(1)分别指出三幅图片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的政治体制。
(2)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哪些人不可以参加公民大会?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3)扼要归纳以上三种政治体制对各自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积极影响。
2016-11-21更新 | 3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
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
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语言,远方漂荡,
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
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我使这样的事情普遍流行,调整公理和强权,
协和共处,这样我应允的事都已一一完成。
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贼,一视同仁。
——古希腊某诗人、政治家
材料二
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材料三
美国宪法修正历程(节选)

——摘编自[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1)材料一的作者是哪位政治家?他“一一完成”的事对古代雅典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中的国王”的。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从哪些方面废除了对选举权的限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特点。
2017-02-17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17—2018学年新高二上学期暑期测试卷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注:被统治者指当时美国诸州);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近代英国是如何逐步实现对王权的有效控制的?

(2)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二中“最大的困难”的?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优越性。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