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卢沟桥事变和全民族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不仅第一次使用了"自力更生"的概念,认为中华民族"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而且在总结长征胜利的经验时,讴歌了红军艰苦奋斗、"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精神。这(     
A.表达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B.反映艰苦奋斗成为党的传统
C.说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D.集中体现了持久抗战的理论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年,历史教育的内容和重心逐渐发生变化。以中华书局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为例,此书陈述专制政体形成的原因及其弊端;对于历朝开国君主的横暴和末代亡国的经过予以渲染,“以警国民之顽固未化者”。晚清时期历史教科书中一般以“人种”来叙述民族。辛亥革命后,李大钊指出只要具有中华民国的国籍,就都属于新中华民族。钟毓龙编的《新制本国史教本》以五族共和为纲,“其(指其他民族)与汉族接触冲突之处,亦一律平视,绝无轩轾”。历史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历史教科书开宗明义讲述历史与国家的关系,指出“人必能对国家尽义务,为社会尽责任,而后谓之有人格”。

材料二     抗战时期不少历史教材对我国民族强盛和衰落之原因,强盛时在世界文化上所处的地位等,“均不厌求详,期有以唤起民族精神,使知我民族在世界文化上地位之重要”。 此外,教科书对近代帝国主义之侵略,外交政策之失败等,为“最为注意之点”,求振奋民族之精神,洗雪我国之耻辱。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严重,《殖民地独立运动》,《世界民族解放战争的教训》《世界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之类的著作出版增多,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这类著述显现出重要现实意义。抗战时期对“边疆”论述逐步课程化和专门化。有识之士主张强调边疆各民族与内地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民族外来说逐渐被摒弃。                                                  

——摘编自邓燕《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的历史教育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我国历史教育的重点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价值。
2023-01-17更新 | 44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3 . 下图为近代中国的一支军歌简谱,这首军歌应当传唱于(     
A.北伐战争期间B.国共对峙期间
C.红军长征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
2023-01-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表示,要以中华民国国民的身份致力于两件事,一是享中华民国“国民之自由”,一是尽中华民国“国民之本分”,即发展实业,为实现全民共享幸福和安乐打基础。1923 年以后,他认为,在辛亥革命以后十二年之中,人民不但是没有享民国的幸福,并且年年都是受痛苦,“就是由于革命没有成功”,“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

——摘编自胡雪莲、邱捷《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回顾与反思》

材料二   抗战时期国民党认为纪念辛亥革命就应“完成辛亥革命之目标,发扬辛亥革命之精神”, 因此“吾人必驱逐日寇收复失地,……始可谓完成先烈( 指辛亥先烈) 之志事”。国民党认为要完成中国革命应从辛亥革命中吸取教训,“革命决不能中途妥协”。

中共把抗日战争视为辛亥革命事业的继续,认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把各方革命力量组织联合在一起并能互相尊重、互相策勉,“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正是目前中国所极端需要的”。辛亥革命的惨痛教训,却可以为中国的民族抗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必须发动广大民众起来参加战争”,不能因为日军暂时优势而发生动摇的妥协倾向。

——摘编自夏卫东《政治符号:辛亥革命与近代国共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思想认识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纪念辛亥革命”认识上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他们形成一定共识的意义。
2023-01-12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抗战时期,重庆自来水公司对医院、孤儿院及各类学校分别实行相应优待,医院用水折扣率90%, 学校和孤儿院按用水量不同享受70%至90%的折扣。这一措施(     
A.解决了战时陪都的水荒问题B.促进了战时陪都的稳定
C.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D.提升了民族工业的实力
6 . 下图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主要构成比例情况。从中可以得出,党在这两个阶段(     
A.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B.坚持统一战线方针
C.领导建立工农民主政权D.积极开展土地革命
2023-01-10更新 | 44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攀登行动(二) 历史试题
7 . 1937年8月,国民政府要求战区各学校“于战事发生或逼近时,量予迁移。”因战争而失学的学生,符合条件可免试进入大学,同时对内迁学生给予生活和学费上的补助。上述举措(     
A.存续了持久抗战所需的人才资源B.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C.推动敌后抗日根据地教育大发展D.鼓舞青年学子争当抗战主力
8 .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一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1937年10月10日的《救亡漫画》上发表的作品《今年的双十节》。该漫画意在(     
A.揭露日军所犯的罪行B.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宣传团结抗战的伟力D.强调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们形容这一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19132月,国会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使孙中山等人看到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希望。但是,孙中山良好的政治设想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破,19133月宋教仁被刺杀身亡、11月国会被迫停止议事,19141月部分留京议员被袁世凯遣回原籍。

——摘编自孙岩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探索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 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