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十二年,两广总督鄂弥达在《请开矿采铸疏》中称:“粤省铁炉,不下五六十座,煤山木山开挖亦多,佣工者不下数万人。”冶炼时多使用条木烧成的坚炭“下铁矿时,与坚炭相杂,率以机车从山上飞掷以入炉。焰、气数十里不散。”铁炉规模很大,“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则利赢,得8、9板则缩。”这些铁炉仅为粗加工的生铁,“诸炉之铁冶既成,皆输佛山之埠。”佛山作为珠三角矿冶加工中心,在清前期达到顶峰。

——摘编自《明清珠江三角洲的燃料供求研究》

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中国、美国、德国制造业份额变化示意图



(1)你认为材料一中冶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及属性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3)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世界市场发育形成过程中,中国贸易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2019-10-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4月)历史试题(理)
2 . 【加试题】山西平遥在晚清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遥古城建筑布局示意图

材料二   道光初年(公元1823—1826年),晋商改营票号业渐形高涨。其间,平遥城一下子就有6家实力雄厚的大商家改组成了票号……从同治元年开始,票号相继为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和海关向京师汇兑京饷,从而在同治元年至同治四年(公元1862—1865年)间,山西票号出现了它开办的第二个高潮……直至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前,全国的金融业几乎处于被山西票号的垄断之中……然而,好景不长,在这之后,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山西票号由内地向南方沿海发展的势头不仅受到严重阻挠,而且,随着晋商在国内的购销市场日益缩小,其投入商业运营的资本也大量减少。加之山西票号又与清政府结托的日益加紧,逐渐使其沦为清政府的御用财权金融机构,所以,随着清帝国国运不断衰落,晋商也衰落了下来。

——景占魁、冯素梅《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


(1)阅读材料一中示意图,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图中“1”处建筑的名称,并说明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90年代前山西票号发展的阶段状况,分析其后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三   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材料四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F1为阻力,F2为动力)

材料五   


(1)读材料一图片,回答材料一图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3)材料三中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兄弟能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
(4)材料四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5)材料五表格中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说明我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2019-04-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片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海港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中国的出口品大多是手工制成品,如丝绸、瓷器等,而进口品多半是原材料,如香料、矿石和马匹灯。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初世界贸易示意图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朝对外贸易相比,19世纪的世界贸易有哪些发展变化,并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019-07-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观察如图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材料三: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四: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图3)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请概括威胁小农经济的诸多因素有哪些?
(2读材料二回答,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3)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地区?
(4)材料四中的F1(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理解民族工业“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2019-06-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二中2019年春高一(下)期末历史练习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juan: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

——擅自《大清会典》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三   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注:1917年上海开厂后的产品销量未计入)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发展状况,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2019-05-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南街高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城市、城镇的发展,反映出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洛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城市,西晋后一度衰落,北魏统治时期洛阳再次走向兴盛。


(1)依据示意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指出北魏孝文帝时期洛阳城兴盛的具体表观。运用所学分析此时期洛阳城兴盛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置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判官多至数十人……(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朝廷)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民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摘编自《旧唐书》《唐会要》、(宋)洪迈《容斋随笔》


(2)依据材料二,提炼反映唐代扬州经济状况的信息。结合所学,依据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材料三   


宋至明清江南市镇数量

(明清时期)镇有各种类型……集散型
的商业集镇已形成专门性的农副产品市
场,其大宗除输出粮食外,大都是重要
的农产品原料或重要的农村家庭手工业
产品;生产型的手工业市镇则依托于某
项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
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的特点。概括明万历年间苏州丝织业呈现出的新现象。
8 .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就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丝绸之路和新航路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三的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简要说明当时的中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一西汉时期手工业分布示意图

图二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示意图


比较图一和图二,提取两项有关西汉时期和隋唐时期手工业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9-01-0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押题专练
10 . 中国古代农业历史悠久,手工业素称发达,二者在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足以令国人自豪,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下图是某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

(1)据材料中的示意图,你认为该同学与农业有关的研究主题是什么?从牵引动力来看,从图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研究?试举出实例加以说明。(至少两个角度)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