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陆上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1)阅读上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材料二: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南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2)据材料二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三: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材料四: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3)指出材料三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疑虑,称其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这一看法?
2019-07-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荆州中学2018-2019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饮食与历史变迁

有学者对“葡萄与葡萄酒传入中国”进行考证后提出:观点一,西汉时葡萄传入中原内地;观点二,唐朝时中原地区已掌握葡萄酒酿造技术。



(1)结合所学,写出观点一成立的理由;为了说明观点二,以上材料中你可以选择哪两则?为什么?

明清时期,白薯的传入和传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陈氏一门六代对白薯的推广作了不懈的努力:



(2)根据材料,在如图中描绘出明清时期白薯传入中国及传播路线的示意图。

(3)到乾隆统治后期,白薯已推广至全国大部分地区。依据以如图文信息,归纳明清时期白薯传入中国并广为种植的原因。
2019-12-19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图1、图2、图3分别是唐代、宋代及清代各地书院数量分布示意图(注:图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各地书院的数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


(1)比较图1和图2,指出宋代书院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说明清代书院发展带来的影响。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材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描述的生产方式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的销售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材料三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重要意义?
2019-05-2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京杭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一起作为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某校同学利用假期以“话说运河往昔”为主题开展了考察活动。
【路线规划】

材料一   隋朝统一后,为了沟通南北,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元朝时,由于隋唐旧运河已不能适应运输的需要,着手陆续修凿大运河;最终从杭州到大都(今北京)的南北大运河完全畅通。如图:《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如图:《元朝京杭大运河》示意图。



(1)将《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中的序号①②③相应历史地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观察两幅地图,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比较,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作用?
【文献研究】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出汴河对北宋东京商业繁荣有什么作用?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的同学们发现,现在运河两岸的许多城市,如淮安、扬州、杭州,乃至北方的徐州、济宁、天津、北京等,在明清时期已经是富庶的城市和市镇了。

材料三   



(4)在下表中任选一个运河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关键词,运用上表中的两则资料(只填序号,所有序号可以重复使用),说明该资料与关键词的关系。
2020-07-22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衔接点05 宋代商业的繁荣-2020年【衔接教材·暑假作业】初高中衔接历史(部编版)
6 . 如图1、图2、图3分别是东汉、唐朝、北宋时期都城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结合图1及所学知识,分析东汉选择洛阳作为都城的原因。
(2)结合图2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长安城的布局特征。
(3)比较图2和图3,指出北宋东京城在城市布局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7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南通大生纱厂

材料三   1912~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


材料四   如图为1933~1936年中国轻工业年(月)平均指数增长图


材料五   `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生产模式及其经营方式的主要特点。它开始出现于何时?它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居于什么地位?
(2)材料二中的企业属于何种性质?在什么时候获得初步发展?获得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这类企业发展的特点。
(4)材料四所示经济发展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据材料五,概括指出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发展状况,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2020-04-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没有相当程度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是无法支撑大规模的都市的,粮食、交通、安全都会是问题。据考,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京师长安有60多万人,东都洛阳有30多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宋朝的城市,在盛唐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北宋汴京的人口达到140万,南宋临安的人口更是达到25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宋朝以后,中国城市规模大幅下降,最大的城市人口竟不及百万。

古代中国的总体城市化水平也很高。早在战国时期,城市化率就达到了惊人的15%的水平。唐朝天宝年间,城市总人口达到1100万人,全国总人口约为5300万,城市化率达到20.8%。宋朝的城市化率,则达到了22%的水平。明清以后,城市化的势头减缓,城市化率反而下降了。

——摘编自徐建国《城市繁荣离不开城乡人口对流》

材料二   如图为“1850—2050年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古代城市化的整体趋势及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中两国城市化的异同。
9 . 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方向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司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四   中国近代一类企业发展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有什么新特点?阻碍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四指出这是那类企业。1912—1919年间这类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
2019-12-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加试题】山西平遥在晚清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遥古城建筑布局示意图

材料二   道光初年(公元1823—1826年),晋商改营票号业渐形高涨。其间,平遥城一下子就有6家实力雄厚的大商家改组成了票号……从同治元年开始,票号相继为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和海关向京师汇兑京饷,从而在同治元年至同治四年(公元1862—1865年)间,山西票号出现了它开办的第二个高潮……直至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前,全国的金融业几乎处于被山西票号的垄断之中……然而,好景不长,在这之后,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山西票号由内地向南方沿海发展的势头不仅受到严重阻挠,而且,随着晋商在国内的购销市场日益缩小,其投入商业运营的资本也大量减少。加之山西票号又与清政府结托的日益加紧,逐渐使其沦为清政府的御用财权金融机构,所以,随着清帝国国运不断衰落,晋商也衰落了下来。

——景占魁、冯素梅《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


(1)阅读材料一中示意图,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图中“1”处建筑的名称,并说明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90年代前山西票号发展的阶段状况,分析其后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