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8年后,苏联逐步淡化意识形态的门户之见,主动与西方改善关系。据统计,1931年,美国出口机器设备中的50%出售给苏联,英国机器出口中的70%出售给苏联。1931年全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销往苏联,次年则高达50%。这表明当时
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工业化发展B.经济危机缓和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C.苏联推行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D.苏联已经基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2 . 世界银行1996年的世界发展报告认为:“1917~1950年间,占世界总人口1/3的国家退出了市场经济舞台,并进行了一场建立另一种经济体制的实验……(这些国家)对生产进行集中控制,并通过国家计划的方式分配所有的资源。”这一“实验”
A.主要受到罗斯福新政实践成功的影响
B.其本质上依然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C.有利于发达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D.在中国体现为理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2-03-25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3 .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情况:“从制造火车头到开公众浴室、从供应面包到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律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下列关于该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属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B.该政策是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
C.该政策恢复和发展了苏联的经济D.该情况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4 . 1966年起,苏联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工业企业。分期分批推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即"新经济体制"。下表是1966~1982年"新经济体制"实行后劳动生产率情况。
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
社会劳动生产率6.84.63.22.7
工业劳动生产率5.763.22.l
农业劳动生产率5.44.l2.8

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A.改革并未冲破旧体制的基本模式B.苏联社会经济处于混乱状态
C.改革解决了工农业间剪刀差问题D.苏联国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2022-03-23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3+3+3”2022届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列宁全集》

材料二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组织大生产,目的是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地同小资产阶级作斗争。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外,还出现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沟通城乡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

——摘编自周尚文等《新编苏联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实行粮食税的必要性及其实行所产生的社会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新发展”的表现,分析说明这种发展是否改变了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
6 . 1921年苏俄政府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某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表明苏俄政府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022-03-09更新 | 989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是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通过粮食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维系生产”。该方法指的是苏俄1921年开始实施的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斯大林模式D.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8 . 斯大林执政时期,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该模式
A.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B.优先发展轻工业
C.推动了经济短期快速发展D.实行多种所有制
9 . 1957 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取消部门管理、实行地区管理体制的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改组后,由地区性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其他地方机构管辖的工业企业占全苏联工业总产值95%以上,而由中央各部直接管辖的部分不到5%。这次改革
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适度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
C.废除了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D.改变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大肆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那一幕。这表明
A.赫鲁晓夫的改革摇摆不定B.苏联仍然未摆脱个人崇拜
C.批判斯大林崇拜不得人心D.斯大林模式仍有社会基础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