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1750—1870年农村与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议会改革的呼声响彻英国。在此情况下,经过激烈斗争,1832年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对议席分配作了适当调整。取消了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选区”的议席,将之分配给新兴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第二,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第三,规定了选民登记程序,缩短了选举时间。这次改革使英国的选民由原来的43万扩大到65万,新增加的选民主要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城市中产阶级,打破了贵族寡头独霸议会的政治局面。

——一据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所述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一些勇敢的欧洲航海家克服种种困难,开辟了欧洲前往亚洲美洲等地的航路,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去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救科书历史必修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殖民扩张活动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简要分析其原因。
2020-07-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图片:


图1: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商路示意图


图2: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图3: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争夺殖民地


请回答:
(1)图1反映的历史现象在16世纪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简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图2反映了哪些重要历史现象?分析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3)图3预示着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4)根据上述图片,简要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020-07-30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学习、研究经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清末中国人办的制造业和采矿业,集中于上海、南京和汉阳,多是官方和半官方的采矿、冶炼和纺织企业。1895年起,华资制造业数量有了增加。政府在1903年成立商部和1904年颁布“公司法”,各省商绅反帝民族主义情绪也是一个原因。这些企业均有官方资助和支持(如采取部分免税或垄断某些市场等形式)。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汉冶萍公司就作为官督商办企业由盛宣怀管理,并依靠李鸿章和张之洞支持。即使象张謇的大生纱厂(1899年)和周学熙的启新洋灰公司(1907年)等商办企业,也要归功于官方的关系,大生得到张之洞和刘坤一的支持,启新得到袁世凯的支持。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早期制造业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些变化的各自原因。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一些勇敢的欧洲航海家克服种种困难,开辟了欧洲前往亚洲、美洲等地的航路,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救科书·历史必修②》

材料三   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开始了漫长的复关过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经过与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的艰苦谈判,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殖民扩张活动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做出的努力。
2020-06-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明清时期世界历史发展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欧洲主要国家完成了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产业革命的飞跃,相继进入近代工业文明轨道,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在这一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工业化进程艰难起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材料二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发展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概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材料三   

类别企业创办人时间地点
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年安庆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1865年上海
民用工业开平矿务局李鸿章1878年唐山
汉阳铁厂张之洞1890年汉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英国的工业革命,比较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中国和英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差异。从洋务运动的结局看中国工业化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2020-07-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八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材料三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2)材料二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3)近代以来,哪些因素促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没有相当程度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是无法支撑大规模的都市的,粮食、交通、安全都会是问题。据考,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京师长安有60多万人,东都洛阳有30多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宋朝的城市,在盛唐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北宋汴京的人口达到140万,南宋临安的人口更是达到25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宋朝以后,中国城市规模大幅下降,最大的城市人口竟不及百万。

古代中国的总体城市化水平也很高。早在战国时期,城市化率就达到了惊人的15%的水平。唐朝天宝年间,城市总人口达到1100万人,全国总人口约为5300万,城市化率达到20.8%。宋朝的城市化率,则达到了22%的水平。明清以后,城市化的势头减缓,城市化率反而下降了。

——摘编自徐建国《城市繁荣离不开城乡人口对流》

材料二   如图为“1850—2050年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古代城市化的整体趋势及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中两国城市化的异同。
9 . 学习历史,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国际视野。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技术革新、学习借鉴,离不开政策调整、开放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材料二   公元1866年,它还是一个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园风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画;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发达的欧洲列强处于同等水平,而且远远超过了俄国。

——(英)H.G.威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王子涵《“历史解释”素养下对新政的再认识》

材料四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周恩来在某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五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017年12月1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A”是哪个动力机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是哪个国家?这一国家通过哪一改革成为“彻底西方化的民族”?这一改革对“它”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是哪一次改革实施的?概括这场改革的主要特征。
(4)根据材料四,概括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并据此判断这次“国际会议”的名称。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们应如何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2020-08-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历史卷 01
10 . 自古至今,东西方的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络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但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佛兰克《白银资本》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示意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1854—1856年英国对外贸易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中哪些条款体现了英国自由贸易的目的。

材料四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2020-05-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