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西部地区)等地纷纷成为美国领土,然而东西部却没有一条便利的交通线路。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并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为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只要其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这条铁路仅7年就完工了。

——摘编自(美)福克纳《美国经济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公里。一五计划时期,全面改造旧中国铁路落后面貌,同时将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1991年,国家启动高铁科研攻关计划。2005年制定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强化了高铁建设“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中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大步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大方向。

——据孙建《中国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美两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建设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铁路建设的启示。
2021-05-1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最后十年以来是美国巨大飞跃的时代。每个人的收入都在增加,尽管增加的幅度差距很大。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更重要的是中产阶级的发展和繁荣。秘书、会计、中层经理的工资增长了三分之一。工人收入也有所增加,尽管基数较低且增速很慢。钢铁工人的工资仍然增长较快,但是在有大量女工、非裔工人的行业,工资增幅很小,南方几乎所有的工业也是如此。可是,这些行业的某些工人家庭,由于女性和儿童外出工作以弥补丈夫和父亲收入的不足,家庭收入有所提高。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受到崛起的新兴消费文化的影响。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   在美国,向整个社会传播消费主义观念的过程从19世纪末期美国经济开始腾飞时就已开始,并且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膨胀而日益加快。20世纪初,美国就已展现出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特征,到了20年代以后,大众消费主义在美国社会居于支配地位。赚钱就是为了享受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信条。尤其是在柯立芝担任美国总统的时代,大众消费主义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摘编自王晓德《美国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及其全球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19世纪末以来出现巨大飞跃的原因,并指出其存在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20世纪以来大众消费主义的影响。
2021-05-13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世界格局、艺术等多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交通革新是开启与构建近代交往体系的重要力量,作为交往先导的交通,它运载的、交流的不仅只是货物、人口,还有思想、观念的碰撞和交流。不同地区之间往来交往的发展,使得原本封闭的、落后的地区也接触到了先进的文明,面对先进文明,隔绝的地区无法再使自己孤立起来……这就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种扩展和深入,直接影响了全球历史格局的演进。

——摘编自[英]约翰·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革命的表现,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从生产组织形式和科技进步的角度,分析世界一体化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的欧洲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相互促进,物理、化学、艺术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光学理论发展的推动下,艺术家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当中……根据“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进行着艺术实践、实践发现,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呈现,他们便依据不同的光线变化忠实地在画布上创造出符合物体真实的色彩变化。

——据李建群,邵亦杨《外国美术史》整理


(2)对光的认识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试以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为例,简述其有关光学的科学成就。

材料三 不能说天下大势不存在,或者不可预测。波兰银行家布洛赫在1898年出版了一套厚达六册的《未来战争的技术、经济和政治诸种方面》。在这部预言性的著作中,他预测到战壕战争的军事僵局将导致长久冲突,而这种冲突必须付出的经济和人力代价,将使交战国陷入耗竭或社会革命。这本书迅速被翻译成无数种语言,但是对军事计划却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使欧洲陷入大战的,是当时的国际形势。随着全球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日益尖锐的竞争加强,这种国际游戏所下的赌注也与以前大不相同。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大战导致“交战国社会革命”的具体表现,概括大战呈现“长久冲突”的主要特征。
2021-04-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十世纪的百年是迄今人类历史上变革最大、斗争最激烈、折腾最多的一个世纪,有人称之为“人类流血最多和怨恨最深的世纪”。有人概括道: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世纪;也是人类历史上社会震荡最激烈、最不稳定的一个世纪;还是人类历史上意识形态斗争最激烈、思潮变化巨大、技术知识猛增、信息传播速度最快的一个世纪。对20世纪而言,自由主义历史观的预言是“自由而繁荣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激进主义历史观的预言是“社会主义新纪元新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罗荣渠《二十世纪回顾与二十一世纪前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角度,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01929年,电力工业由一个不那么重要的部门,上升为美国第二个最重要的经济部门。电力生产从六十亿千瓦小时提高到一千一百七十亿千瓦小时;提资额增至近一百二十亿美元;总收入近二十亿美元。三十年代增长较慢,但在1940年,电力生产已近一千八百亿千瓦小时;投资额一百五十五亿美元;总收入近三十亿美元。1912年,只有百分之十六的美国家庭使用电力,到1940年,使用电力的家庭已近百分之七十九。而且,涡轮发电机、电动机、电器以及电气装置的制造,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为头等重要的工业。19191929年是该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其产值由九亿九千七百九十六万八千美元增至二十三亿零九十一万六千美元。1939年该工业产值为十七亿三千万美元。

——摘编自阿瑟·林克《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二   为适应工业发展特别是新工业地区建设的需要,必须努力的发展电力工业,建设新的电站和改建原有的电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将以建设火力电站为主,同时利用已有的资源条件,进行水利电站的建设工作,并大力地进行水力资源的勘测工作,为今后积极地开展水电建设准备工作。五年内,电力工业限额以上的建设单位共107个,其中电站92个,输电工程和相应的变电工程15个。在92个电站中,属于苏联帮助设计的有24个。五年内,对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和拉萨地区的水力资源的利用,将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一九五七年全国发电总量将达到159亿度,比一九五二年增长119%。其中:中央国营占87.72%,公用事业和居民用电增长79%。电站的建设和电力网的形成,将在主要的经济区域内初步地奠定动力基地,逐步地使各该地区的工业得到安全的、廉价的、充分的电力供应,为今后国家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准备动力条件。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电力工业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1-06-18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丙卷地区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历史真正发展成为世界的历史,只是19世纪以来这将近二百年的事情。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兴起和迅速扩展,“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予整个世界”“世界上所有国家连接成统一的经济整体”,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

材料二世界工业发展中的主要发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

类别电力 交通 化工通讯
时间1866年1870年1882年1885年1903年1867年1837年1876年
内容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汽车飞机炸药有线电报电话
国别德国比利时美国德国美国瑞典美国美国
发明人西门子格拉姆爱迪生本茨莱特兄弟诺贝尔莫尔斯贝尔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的历史”的内涵。
(2)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概括材料一、二所述内容,说明推动“世界的历史”发展的因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76年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建国,不久以后中美两国就有了商业交往鸦片战争前,中国人译称美国为“咩哩千”(中国人在书写外国国名时往往加上“口”旁,以示蔑视)。初来中国的美国人给人的印象是“彬彬有礼”,与当时英国人的趾高气扬,傲慢无礼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人对中国的法令、习惯一般都能遵守,清朝官员也认为美国人在各国人中态度“最为恭顺”。林则徐是第一个比较完整地介绍了美国基本情况的中国人《四洲志》中记载:1292年,大吕宋(菲律宾)之戈揽麻士(即哥伦布)乘船西驶,始知此地。)并对美国人民在建国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赞叹不已。

——黄长义《近代前夜中国人的美国观》

材料二   1830年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对美国进行考察,通过对美国访问,亲身体验美国了的社会制度、人权、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托克维尔眼里:美国人是第一个幸运地避开了专制统治的民族,实现了“多数人的和平统治——民主共和制;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社会,教育、法律、血统甚至外貌特征在他们之间筑起了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其中,白人高高在上,印第安人和黑人被视为劣等种族,处境恶劣;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好动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全民逐富的商业民族。好动的激情、对财富的渴求在旧世界是弊端,在美国却有利于社会繁荣,而社会繁荣与自由是彼此携手并肩前进的,从而又有利于捍卫自由。托克维尔的美国观为人们观察美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

——张茗《托克维尔的美国观》

材料三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习近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夜中国人的美国观,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的美国观。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现代公民应如何具备“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 (相当于百万吨煤)

        年份
国家
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
英国145171185195
德国71112158187
法国3647.95562.5
奥匈帝国19.7294049.4
俄国10.9304154
意大利4.559.6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18-20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殖民国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问世1861年沙皇签署“二一九法令”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70年洛克菲勒创建标准石油公司
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1871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896年埃塞俄比亚独立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自拟主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1-05-01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发展……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摘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以下是1844年曼彻斯特某纺织厂的规章制度(部分)

第一条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   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下半期垄断组织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①、②对应的核心动力。
10 . “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闲、八小时睡眠”,曾经是西方工人阶级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3年美国一家工厂制订的工人每日时刻表及译文(局部)


材料二   欧美国家实现八小时工作制历程表


——摘编自徐晓飞《十九世纪西方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艰苦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美国工人阶级工作状况及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期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斗争的特点,简要谈谈你对20世纪初西方企业主支持8小时工作制这一现象的理解。
2021-03-20更新 | 3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