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4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l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l640-l870年间英国人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新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克林顿和卡斯特罗针对全球化问题存在的认识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人认识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材料四   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上个世纪90年代和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而采取的措施。
2020-02-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致力于全国交通网的建设。得益于国家统一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形成了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这一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战争的大肆掠夺,使罗马国库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

——摘编自牛秋实《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
18702101059382
1880372169175165
1890617224331349
190076028440260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后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原因。
2019-11-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新航路开辟以来,尤其是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不断推进,核心国与外围国的贸易关系不断变化,世界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原料是煤、铁矿石、棉花和羊毛,粮食则是小麦,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国,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

——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

材料二 到19世纪末,英国消费的五分之四的小麦和五分之二的肉类都是进口的。另一方面,不少亚非拉国家已经习惯于满足欧洲某一特定国家,有时是某一特定工业的需求,到1913年时它们已经无法与其他国家、其他产业,甚至无法与自己的近邻打交道了。

——卡·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一个名符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物、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商品买卖的价格是世界一致的,比方说,在小麦买卖中,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了解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价格;然后根据各地的行情将自己的价格加以调整,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从这一点来讲,世界小麦的供应干脆就是根据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分配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世界出现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制,与此同时,第一次把远方地区带进竞争之中。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呈现不同状况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部分亚非拉国家丧失经济独立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国际商品价格调整的因素。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020-07-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最初未能收复边陲各省,后来又丢失了北边的半个中国,这在后来遭到了中国历史学家的严厉谴责。这种批评固然正确,但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也是事实——文化领域尤其如此。在这几个世纪中,出现了佛教经文和儒家经典的大百科全书;许多学者撰写的各朝历史内容全面;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杰作大批涌现;写在书卷上的书法艺术同绘画一样受到高度评价;精美的瓷器几乎像玻璃一样薄,一样透明;印刷术的发明价值连城,被用来印制大量佛经;科学技术取得了非凡的进展,它们至今才被充分理解……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比国内贸易大发展更引人注目的是对外贸易的突飞猛进……结果,海上商道——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最后还应该指出,宋朝时期中国人首次大规模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可以说,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13章《传统的儒家文明》

材料二   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资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逻辑。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摘编自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宋代的视角有何突出特点。并说明“宋期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这一观点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地方,并分析其影响。
2019-12-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冀州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人类文明的长期发展中,既有精神成果丰富的历史时期,也有综合实力特别强大的国家或地区.对其兴衰变化的分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文明”的概念,他指出,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之间早期文明中心出现了一大批思想伟人,形成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发生了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构成人类文明的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希腊、印度时代是三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的三个核心。“这个轴心位于对人性的形成而言最卓有成效的历史之点,自它以后,历史产生了人类所能达到的一切”,“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东西方“轴心文明”的比较》


回答:
(1)根据材料,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雅斯贝尔斯有关第一个“轴心文明”理论的基本观点。
大体时间:
主要标志:
历史地位: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并联系史实说明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简要回答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3)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2019-11-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文)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致力于全国交通网的建设。得益于国家统一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形成了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这一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战争的大肆掠夺,使罗马国库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

——摘编自牛秋实《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
18702101059382
1880372169175165
1890617224331349
190076028440260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后期世界铁路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7 . 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范围内物种和商品的交换快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二   一个名符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物、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商品买卖的价格是世界一致的,比方说,在小麦买卖中,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了解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价格;然后根据各地的行情将自己的价格加以调整,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从这一点来讲,世界小麦的供应干脆就是根据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分配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世界出现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制,与此同时,第一次把远方地区带进竞争之中。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国际商品价格调整的因素。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范围内物种和商品的交换”的积极影响。
8 .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14年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常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多个工业国家的崛起打破了英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摘自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材料二 二战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一方面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力量对世界市场整合的推动,另一方面体现在运输、通讯技术的革新,使物质与信息的流动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

——摘编自林苏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吸收更多的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从而提高制造业和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和经济风险。

——摘编自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走向成熟的动力。
(2)根据材料二,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2019-05-18更新 | 145次组卷 | 6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作业12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建立后飞速实现了工业化,在短短30年时间里成就了英国近百年才得到的经济发展。到19世纪末,它已是工业强国了:1870年,德国工业生产只占世界总额的13%,英国占32%;到1900年,德国赶了上来,英国却只占14%!德国的成功归功于它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在国家的指导下,人力、物力可以更合理地利用,经济活动的目的性也更强。工业化成了国家的目标,也是国家的行为。从19世纪70年代起,帝国政府有意识地指导重工业发展,使得电气、化工、铁路、钢铁等产业迅速跃居世界前列,由此,德帝国超越第一次工业革命而直接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日本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和德国十分相像,它同样用国家的力量推动工业化,也同样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明治维新后,日本用资本主义的方法追求工业化,和德国一样,日本的工业化也是在政府的蓄意指导下进行的,因此速度相当快。从19世纪80年代算起,它大约用了50年时间就跨越了两次工业革命,只相当于英国所用时间的1/3。

材料三:日本之所以走德国道路,根本原因是因为在明治维新后它的社会结构和德国非常相像,出现的问题也和德国几乎一样:旧的统治集团控制了国家发展的主导权,因此出现“领导者的错位”。明治政府是在旧统治集国领导下进行的,这个集团是武士集团。武士集团长期把持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民众的力量被压制了,新的社会集团则天生残缺。正是这种情况让明治政府坚信日本与德国国情相近,因此应该走德国的路。

——钱乘旦《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


(1)依据材料概括归纳德国、日本工业化的共同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国工业化共同特点的形成原因。
2019-09-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


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
1~3岁孩提孩提之童,吾不知爱其亲者
10岁以前孺子孺子平寝晏起,唯所欲,食无忧
满10岁幼学人生十年曰幼,学
13-15岁(男)舞勺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
15岁左右(男)束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5(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15-20岁(男)舞象戚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
满20岁(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

材料二:大约在17、18世纪,新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思维、感知方式。”

18世妃来,童工约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10,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时,1821年,法因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19世纪,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在此前后,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剩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

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1924平,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1989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
(2)据材料二,概括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归纳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
2019-04-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