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工业革命与能源转型】

材料一   17世纪以来,英国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工业生产和平民生活都逐渐陷入了能源供给短缺的困境。其实英国从木柴到煤炭的能源转型并非一个自觉自愿的过程,而是由木柴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所导致的被迫选择。然而,正是这次迫不得已的能源转型让英国化危为机,不仅摆脱了有机能源短缺的困扰,而且煤炭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英国冶铁业的发展,而煤炭业与钢铁业的快速发展则为英国奠定了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使得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纪末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力时代,而石油为内燃机的出现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来源。电能的普遍应用与内燃机的发明,又促进了新交通工具及新通讯手段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形成了以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四大支柱产业,确定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摘编自朱启贵《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近代英国在能源转型中能“化危为机”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能源转型与工业革命的相互关系,并分析说明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能源转型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022-08-15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世界近代史单元检测(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主题时间主题
1933一个世纪的进步1982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35通过竞争获取和平1984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37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85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39明日新世界1990人类与自然
1958科学、文明和人性1998海洋:未来的财富
1962太空时代的人类2000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1964通过理解走向和平2005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人类的进步与和谐2010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74无污染的进步2015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年份的主题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8-14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历史中的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照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下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7-20更新 | 419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五年(2018-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课精练(统编版)
4 . 1815年,英国颁布《谷物法》,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1846年,英国议会最终废除了《谷物法》。这一变化反映出(       
A.工业革命推动了自由贸易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
C.议会至上的原则真正践行D.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兴起
5 . 如表反映了19世纪末美国主要大型公司的形成过程。这反映出美国这一时期(     
部门公司并购发生年份并购公司数目被并购产量占总产量比例
烟草美国烟草1890~1904年150家90%
橡胶美国橡胶1892年12家50%
石油冶炼美孚石油1880年400家84%
打字机联合打字机1892年5家75%
糖业美国炼糖1893年55家70%~90%
A.民主政治体制遭到严重破坏B.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问题频发
C.生产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质的调整
6 . 1780-1880年,英国利用自身丰富的煤炭储备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体。到1938年,煤炭在英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更是达到了97.7%的历史峰值。这一“历史峰值”的出现可以说明,当时英国(     
A.生产的高度集中B.经济优势地位的强化
C.国民经济的复苏D.新技术成果推广受阻
2022-07-09更新 | 542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摸底测试(高三零诊)历史 试题
7 . 教育是立国之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5年,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到19世纪60年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基本实现了普及教育。与此同时,各邦政府还兴办了多种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工补习学校。在普通中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贯彻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到19世纪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发展近代教育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德国发展近代教育的措施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何启示。
2022-07-06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素用途
铁可用于制作农具和兵器;纯铁可用于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铁芯;钢铁可以制造机器和使用于建筑行业
富含有机硅酸盐的黏土可以制造陶器或瓷器;硅晶体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和各类芯片的必须材料
提供宝贵的能量来源(煤炭和石油);古代中国已使用煤作为燃料

——摘编自孙亚飞《元素与人类文明》


文明进步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更好地使用不同元素的过程。选取材料中任意一种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解释。(要求: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
9 . 下表所示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世界贸易情况统计,这一时期世界贸易额的变化
时间1851年1880年1900年1913年
世界贸易额(亿英镑)6.4130.2440.2578.4
A.根源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B.有利于全球财富的合理分配
C.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D.得益于世界生产力不断提高
10 . 20世纪初,比利时将刚果变为殖民地后,在当地开展有组织的可可种植,刚果成为欧洲重要的巧克力原料产地。同一时期,欧洲人掌握了生产固体巧克力的技术,巧克力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这说明(       
A.比利时主导非洲殖民霸权B.工业资本影响国际分工
C.全球贸易网络的初步形成D.英国的贸易断被打破
2022-07-01更新 | 11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06讲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