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国庆日前夕,国家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毛主席高度评价模范代表:“他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国家召开这次劳模大会旨在
A.彰显社会主义的原则B.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理念
C.加快完成“一五计划”D.激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它开创了通过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以市场机制自发推进工业发展的市场化内生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通过纺织业走向全面机械化、工业化的道路……。在其工业化过程中,英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护财产和合同的法律,如《人身保护法》《货物买卖法》等,建立起保护消费者的商品检验制度和价格控制制度,制定保护投资者的《取缔证券投机法》,建立起保护劳动者的评定工资制度、工厂法和济贫法。与英国的“圈地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农业的全面机械化推动了美国农业的迅速发展,这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美国日渐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强国……当然,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也一度产生了社会及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为世界工业化留下了沉重的历史教训。

——摘编自周宇《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1949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帝国主义者算定我们办不好经济,他们站在一旁看,等待我们的失败。……苏联……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直到19572月,尽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和错误,毛泽东在讲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仍然强调向苏联学习。他说:“为了使我国变为工业国,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已经有四十年了,它的经验对于我们是十分宝贵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选择的苏联模式的工业化道路,在短时期内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也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摘编自公茂虹《向苏联学习工业化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美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历史教训。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选择向苏联而非英美学习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认识。
2022-03-22更新 | 57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高考预测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江苏地区专用 )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6年4月,中共中央指出,“小商店的形式,是我国商业中一种特别发达的形式”,并正式决定凡经营日用杂货、食品杂货……饮食业的商店,不合并集中。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B.生产关系变革具有务实性
C.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确立D.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形成
4 . 1952年,我国钢、煤、发电量、原油、水泥、棉纱、粮食、棉花等工农业产品产量均大幅超过1949年前的最高产量。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这些成就
A.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奠定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基础
C.体现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D.缩小了工农业发展之间的差距
2022-03-14更新 | 63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5 . 从1949年到1954年,我国城镇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8249万。据估算,1953—1954年度,国家需要掌握粮食700多亿斤,实际缺口约430亿斤。这一情况表明当时
A.土地改革势在必行B.加快工业化的迫切性
C.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D.粮食自由流通势在必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0年,刘少奇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乡村中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是中农、贫农及一部分雇农耕种的,但他们只对一部分土地有所有权,对大部分土地则没有所有权。……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是我们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及富强的基本障碍。"在此,刘少奇意在强调
A.农民解放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是当务之急
C.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人民贫穷的根源D.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7 . 《劳动换来光荣》在1950年第一届年画创作奖评选中获得了甲等奖。该作品
A.开创艺术创作的新形式B.描绘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果
C.继承了传统文人画风格D.反映人们建设新国家的热情
2022-03-09更新 | 499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对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1952年1957年涨幅(%)
钢(万吨)135535296
煤炭(万吨)66001310098
棉纺物(亿米)38.350.532
谷物(万吨)160921950519

A.“大跃进”运动推动钢铁产量迅速增长B.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C.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重工业发展迅速D.工业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2022-03-0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某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将会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适当地扩大地方的权限。该报告出自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
2022-03-06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10 . 统计表格是研究经济史的主要史料。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1956
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5%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二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年份╲类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77.6%22.4%
199725.5%39.1%17.9%18.5%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指出表格中我国国民经济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1997年我国的经济成分与1978年相比有何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2-03-05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