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我们认同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是因为儒家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下列儒家思想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包括
①尊师重教   ②存天理,灭人欲   ③天人协调   ④和谐和中庸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下列言论属于墨家学派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C.“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16-11-18更新 | 239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使知识分子队伍壮大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大变革
C.统治者重视利用各家思想维护统治D.政治局面的安定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
2011·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6 .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2016-11-18更新 | 1554次组卷 | 46卷引用:纲要上-期中综合测试卷
7 .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主体思想源于                                                              
A.对儒家经典的新阐释B.阴阳五行学说
C.法家思想D.道家思想
8 .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是
A.穷理的方法问题
B.理是否存在的问题
C.理气的关系问题
D.理的基本内涵问题
10 .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2016-07-22更新 | 449次组卷 | 43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曲靖一中景洪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