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汉民族长期保持很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于是不断增强了自我优越、惟我独尊意识。并产生了华夷观念,把周边民族或国家都视为落后的蛮夷。对待周边蛮夷国家,中国除要用强大实力使之“畏威”之外,更应以“德惠”使四夷倾心内服,按照儒家学说,中国君主与其它各国君主的关系,只能是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外国来使均为朝贡者,故没有形成平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鄙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到了明清时期,这种以朝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宗藩体制最终形成。
就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性宗藩国际关系体制最终形成之际,以欧洲为中心的近代外交体制也得到确立.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会议,首次以条约形式确立了常设外交使节制度。18世纪,欧洲各国开始在政府部门序列中,设立专门负责主管本国外交事务的外交部。1625年,荷兰国际法学家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他以自然法为理论基础,阐述了无须各国特别同意的国际法规则,对当时的各种外交行为作了尽可能的规范。此后,国际法和外交规范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摘编自王红续《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材料体现出16世纪至18世纪中西外交的多种不同。请至少指出三点不同并概括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孟德斯鸠认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此话反映他的主张是
A.人民主权说B.开明专制
C.社会契约论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3 .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材料反映的思想有
①反封建专制            ②民主共和            ③生而平等            ④天赋人权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4 . 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自觉守法B.安提丰属于智者学派
C.希腊学者自主意识的觉醒D.希腊学者具有理性精神
5 .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这里的“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基督教会占统治地位B.资本主义逐步兴起
C.世界逐步连为一体D.代议制民主初步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一致的是
A.“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