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世纪时,发放高利贷收取利息是“在上帝眼里最丑恶、最可憎的犯罪”。但到1548年,一些教会成员开始请求接受“适度、可接受的高利贷”,这种修正很快就让位于一种颇具讽刺的态度:“获取高利贷的人去地狱,不这么干的人去贫民窟”。这种修正表明
A.商品经济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B.宗教改革颠覆了人们的是非观
C.商业资产阶级取得教会领导权
D.人文主义已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据此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
A.推崇绝对真理
B.具有理性精神
C.否定神灵存在
D.捍卫思想自由
2019-03-10更新 | 44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国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世纪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发明了解析几何,为光学和物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最大的贡献就是“证明了新科学与旧的宗教信仰是和谐一致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新科学”
A.利于巩固罗马天主教教会的地位
B.极大地影响了研究者的信仰
C.在调和信仰与理性的基础上进行
D.是反对封建神学的有力武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民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
A.有利于人们摆脱宗教束缚
B.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C.强调教权高于世俗国家权力
D.为德国统一提供理论武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卢梭赞同国家的建立与利益有关,但他在《社会契约论》中谈到:“我将努力把权力所许可的和利益所要求的结合在一起,以便使正义与功利二者不致有所分歧。”对材料中卢梭的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家是为人的实际利益而产生
B.人的利益要合乎正义
C.社会契约思想与以往截然不同
D.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
6 . 莎士比亚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其作品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这说明莎士比亚戏剧
A.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
B.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需求
D.折射出英国富强稳定的社会现实
2019-02-14更新 | 850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5月高二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主权属于人民全体
C.天赋人权D.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8 . 文艺复兴时期,教堂里面的绘画和广场上的雕刻,主题是宗教,表现的往往却是真实的人生,一些以朝圣或形容神迹的故事,其中又隐含了许多为了信仰而不惜挑战权威的故事。这说明文艺复兴
A.否定天主教会权威
B.推动了信仰的自由
C.追求人的自身价值
D.恢复古典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人认为,信徒可以自以为是上帝特别赋予他使命,一个人在世间的作为正是上帝赋予他恩宠的象征。世俗的成功,例如在商业上获得利润,也不过是代表他可能已经是上帝选择的神意表现,其着重点是使命感,这体现了
A.宗教意识进一步淡薄
B.个人奋斗的合理性
C.世俗生活与信仰对立
D.信仰得救的自主性
10 . 孟德斯鸠1721年完成的《波斯人信札》是法国最早的哲理小说,叙述了波斯青年旅居巴黎的10年生活,小说当年就出了四版,还有若干伪版。之后著名的哲理小说有伏尔泰的《老实人》和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等。哲理小说
A.表达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扩大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D.提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