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五四以后的新思潮,除马克思主义外,还有无政府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等多种西方学说。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接受新思潮的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体现的正是科学、民主思潮倡导的不盲从、一切诉诸理性的科学精神。”该材料旨在说明
A.新文化运动直接导致了中国共产党诞生B.当时中国社会流行多种西方的学说
C.民主和科学奠定了中共诞生的思想基础D.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正确革命方向
2021-04-25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鸿浩超级联考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0年,全国工人发展到194.6万人,其中上海有近51.38万人。陈独秀借“中华工业协会”发起劳动节纪念活动之机,将《新青年》的七卷六号编成“劳动节纪念号”,专门讨论工人问题,启发工人觉悟。这表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深入传播B.上海已经成为工人运动中心
C.无产阶级政党建立条件日益充分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021-04-25更新 | 26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为民国时期白话文运动大事统计表。据此可知,白话文运动
时间事件
1918年《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刊物先后改用白话文体
1919年出现四百余种白话报刊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决定中小学开始使用白话教材

A.引发了思想领域的革命B.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兴起
C.取得了比较彻底的胜利D.完成了思想文化的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20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登载了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下图是为其内容的摘录。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的部分知识分子已认识到
一百多年的物质进步,比之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
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过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
中失落的旅人,远远望见一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
以靠它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
失望。

A.学习西方的迫切性B.用民主科学改造中国的重要性
C.深度文化反省的必要性D.苏俄道路对中国的启发性
2021-04-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近代某杂志的目录(局部残片)。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该杂志的创办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B.此时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C.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已经被广大国人接受
D.“国外大事记"记录了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2021-04-23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95年4月,千余名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领导下,发起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这冲破了传统社会对士人干政的禁令,开启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家事务的先河。这说明当时
A.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国家政治B.中华民族意识正在觉醒
C.维新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知识分子成为革命主力
7 . 1845年,林则徐奉旨赴南疆勘荒,发现可开垦荒地总数为58.6万余亩。这为朝廷制定南疆垦荒政策提供了真实的依据,也有利于边防安全。据此可知
A.新疆安全得到保障B.中国西北陆防重于东南海防
C.开发边疆成效显著D.林则徐践行经世致用的思想
2021-04-21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系统复习资料(新教材适用)-专题06晚清史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时,曾谈及“洪水说”、“地顶说”和“地运说”,认为人类文明起源于昆仑,西方文明只是接受了东方文明,并不占据先天性的优势,而未来东方文明将会复兴。康有为这一说法旨在
A.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B.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C.宣传中体西用的思想D.维护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2021-04-20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2021·山东·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从19世纪60年代起,学堂专指培养掌握某一种西方技艺和事务的学校,且“学堂”往往冠以“船政”“矿务”“水师”“武备”“农商”等词。这类“学堂”的出现说明
A.科举取士受到极大冲击B.开展留学教育迫在眉睫
C.新式教育强调经世致用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
2021-04-20更新 | 47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康有为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认为:“辱国之事小,外国皆启觊觎,则瓜分之祸大;割地之事小,边民皆不自保,则瓦解之患大。”梁启超呼吁中国人民必须“抵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这表明当时
A.民族危机下救亡图存意识凸显
B.民族民主革命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
C.知识分子提出参政议政的要求
D.传统礼教阻碍资本主义性质的变革
2021-04-20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