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场爆炸成功,中国政府随即发表声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原子弹爆炸成功与中国政府的声明自相矛盾
B.容易引起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
C.增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又避免刺激其他国家
D.加强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此后,党和政府
A.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D.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
A.实现了教育领域拨乱反正
B.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践行了“211工程”计划
D.形成了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
2019-05-09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4 . “10月16日15时整,寂静的罗布泊上空突然爆发出一道强光,紧接着,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周围的空气急速膨胀,产生的高压冲击波以排山倒海之势,从爆心向四周飞驰。”该科技成就使我国
A.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
B.增强了远程打击敌国的能力
C.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
D.开启和平利用核能技术时代
5 . 2019年1月22日至2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进化



请回答:
(1)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开始的标志又是什么?
(2)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又出现什么新变化?
(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什么影响?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领域,湖南省内有一项世界领先的成就是什么?
(4)三次科技革命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中国。请各举一例说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6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战争形态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苏联领导人眼中,以人力、兵力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军事力量已不值一提。赫鲁晓夫说:“民兵,对于有现代化武器的我们来说,这不是军队,这是一堆肉。”为此我国
A.发展“两弹一星”计划,应对大国挑战
B.研制高性能计算机,增强军事实力
C.开展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综合国力
D.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打赢现代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根据新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期,绘制了“新中国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①时期取得的
B.“大跃进”阻碍了③时期国内科技进步
C.“一五”计划促进了②时期的科技发展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④时期取得的成果
8 . 下图漫画《爆炸声中除旧》创作于1966年,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
A.成功步入航天时代
B.尖端科技领先美苏
C.国防能力已大大加强
D.开始打破大国核垄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同志谈话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他同时还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看法旨在
A.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