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文革”期间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 .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了人们对核能的重新认识。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展核武器主要是为了                                                            
A.增强国防实力B.对付美苏等国C.稳定世界秩序D.改变世界格局
2016-11-18更新 | 9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3 . 张爱玲曾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现代中国辉煌的科学》提供素材,可以选取的是
①两弹一星 ②“南优2号” ③穿珠算盘 ④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
2016-11-18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莱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
4 .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奠基者是(     
A.李四光B.钱学森C.袁隆平D.詹天佑
2016-11-18更新 | 4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我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6 .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6-08-16更新 | 499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2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面的三组年画展现了建国后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少年儿童的生活状态,折射出时代的
变化。请自拟主题,指出贯穿三组年画中的一种变化,并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线索清晰、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编写的一本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大跃进运动影响文化教育B.50年代基本扫除文盲
C.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D.近代化教育由此开始
9 . 1953年,山西省政府指出,各地在戏改过程中,“不重视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艺术风格的培养,片面地追求给演出内容填充一些工作要求和政治口号,概念化、公式化伤害了优良艺术品的产生。”据此判断,这主要针对当时山西
A.戏曲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B.“左”倾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双百”方针遭遇曲折
D.“样板戏”占据了戏曲舞台
10 .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成就十分突出。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有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巨型计算机研制居世界领先水平
④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返回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