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朱熹曾说“学问须严密理会,铢分毫析”“但求众物比类之同,而不究一物性情之异,则于理之精微者有不察矣”。朱熹在此强调
A.经世致用B.知行合一C.发明本心D.格物致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清时期主张“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的思想家是
A.李贽B.王守仁C.顾炎武D.黄宗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理不离开气。据此可知,朱熹的观点是
A.“理”是世界的根本原则B.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C.应当与民休息、无为而治D.“天理”在自己心中
4 . 古代某思想家从早期儒家典籍《礼记》里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论语》《孟子》二书,合编为“四书”,并加以注释。这位思想家是
A.程颢B.张载C.朱熹D.八思巴
2021-11-1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这一思想体现了
A.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B.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D.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守仁的弟子王几的一段话:“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
A.带有强烈的朴素唯物论倾向B.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C.反映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D.与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有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朝儒学复兴,其中程朱理学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下列主张,体现程朱理学思想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C.“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龙场猛悟道,一反程朱理。格物即格心,孔学千古秘。颇重致良知,未解世危机。”其评价针对的思想家是
A.王守仁B.李贽C.顾炎武D.黄宗羲
9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2021-10-09更新 | 637次组卷 | 104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金华市艾青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下列古代思想家对仁的阐述对应错误的是
A.孔子——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人道德自觉
B.孟子——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C.程颢——仁者能化物于无形,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
D.朱熹——仁者境界强调获得精神的自主和自由以及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