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学者郑师渠主编的《中国文化通史(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版)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分期及各时期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汇总。

时期特征
先秦中国文化的孕育和奠基时期:由迷信天命到敬德保民、注重礼乐、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民族认同等
秦汉
魏晋隋唐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儒释道三家并立、民族文化逐渐融合、南北文化地域特征明显等
宋元
明清前期中国文化盛极而衰的迟暮时期:专制的强化致使思想僵化、西洋科技逐渐传入、文化集大成与僵滞并存等
近代

——据郑师渠等《中国文化通史》


阅读上表,领会作者的编写思路与意图。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空白时期进行补写,并说明理由。(要求:补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2020-01-01更新 | 1229次组卷 | 8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暑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3 . 黄宗羲反对“国君视民如囊中之私物”,顾炎武主张“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王夫之倡导“惩墨吏,纾富民”。他们把思想从超越追求提升到现实关怀,但无法开创出一条时代新路。其主要原因在于(     
A.君主专制高度强化B.科举选官制影响
C.程朱理学趋于僵化D.新经济因素薄弱
4 . 明清之际的儒学家们,对泛滥已久的王学末流抨击甚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强大潮流,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王阳明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泛滥的恶果。这反映了
A.阳明心学导致了明朝的灭亡B.宋明理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C.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
2021-04-19更新 | 540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受宋代理学影响,明代官方意识形态中“男尊女卑”观念被不断强化。然而,与这一社会背景迥异的是,明代社会士人层面却出现一股“尊女”的思想清流。这反映了
A.思想解放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
B.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C.借时代语境重构性别秩序的努力
D.专制的强化遏制了新思潮的发展
6 . 《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这里的“先天不足”具体是指
A.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B.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薄弱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D.程朱理学在社会上根深蒂固
7 . 明清之际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些对封建传统势力来说是异端的思想,他们提出了带有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的观点,其中不属于他们思想的是(     
A.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B.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
C.对未来的民主社会构划蓝图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8 .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的理解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概括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2018-06-07更新 | 1342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高考班)
9 . 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创作的散文《敬姜论劳逸》中指出:“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清初教育家颜元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上述思想
A.表明了统治阶级对劳动的重视B.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
C.反映了对劳动作用的不同认识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
2020-04-27更新 | 682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明清时期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他们或在政治上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或在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或在思想上倡导经世致用理念。推动这些思想形成的根源是明清时期(     
A.理学思想长期的束缚B.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