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山人”是晚明时代的一个特殊士人群体,他们多为仕途中的失败者,受王阳明“心学”的熏陶,挟才自傲,倡导个性解放,揭露社会阴暗,并由此而“非官”、“非政”、“非君”。“山人”群体的出现折射出(     

A.明代晚期社会政治黑暗B.陆王心学成社会主流思想
C.社会出现近代转型趋势D.明清已受到启蒙运动影响
2 .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家训发展的鼎盛期。下表是部分家训内容,由此可知,明清家训(     
(明)林希元《林次崖家训》凡遇荒年 ,租税要从宽减,或免之,或缓之。无大过失,不得辄起田召佃。
(明)庞尚鹏《庞氏家训》租谷上仓,除供岁用及差役外,每年仅存十分之二,围封积贮,以备凶荒。
(清)蒋伊《蒋氏家训》子孙中有大贤者.更能推我之所未尽,救贫济乏、养老育婴,种种善果,天必佑之。

A.承担部分灾害教育功能B.深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
C.完善了社会的救助体系D.弱化封建租佃依附关系
3 . 梁启超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有过精辟的阐述:“他们对于明朝之亡,认为是学者社会的大耻辱大罪责,于是拋弃明心见性的空谈,专讲经世致用的实务。他们不是为学问而做学问,是为政治而做学问。”据此可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
A.推动理学主体地位确立B.对传统秩序进行了反思
C.促进维新变法运动发展D.改变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2022-04-15更新 | 19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学其名也。故世之好名者必讲道学,以道学之能起名也······欺天罔人者必讲道学,以道学之足以售其欺罔之谋也。

夫唯无才无学,若不以讲圣人道学之名要之,则终身贫且贱焉,耻矣。此所以必讲道学以为取富贵之资也。

——摘编自李贽《初潭集》

材料二   一物各具一乾元,是性命之各正也,不可得而同也。万物统体一乾元,是太和之保合也,不可得而异也······然则人人各正一乾之元也,各具有是首出庶物之资也。

——李贽《九正易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李贽《焚书·答邓石阳》

材料四   不言理财者,绝不能平治天下。

——李贽《四书评·大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李贽思想形成的因素。
2022-03-0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明末到清中叶,在儒家思想内部酝酿着一股思潮,如顾炎武明确提出了多种“分权”形式以削弱皇帝权力对各级政府的影响,袁枚则通过讴歌西周封建制下士人可自由往来、百姓可自由寻找职业的方式,批判封建社会后期郡县制下皇权专制的弊病。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科举制僵化导致士人不满B.政治民主化进程已开启
C.先进儒生的新型政治理想D.程朱理学已非主流思想
2021-06-26更新 | 31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019-11-10更新 | 609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辩。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微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
B.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C.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
D.思想统一的局面被打破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2019-07-09更新 | 485次组卷 | 26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面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学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
2021-06-09更新 | 199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史学家张岱年认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以下对中西启蒙思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系统,体现了破旧立新的思想解放精神
B.经济基础的强弱不同是二者形成不同历史范畴的根本原因
C.是否从根本上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是对二者历史影响评价不同的主要原因
D.不能脱离中西具体的历史背景来苛求思想启蒙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