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清代学者章学诚反对儒者对六经的一般看法,“似于人事之外,别有所谓义理矣”,他主张“六经皆史”,六经就是“三代之史”,即夏商周三代之人事。这一观点
A.继承和发展了宋明理学B.降低了六经的社会地位
C.推动史学学术地位提高D.推动清代统治思想转变
2020-04-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七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宋代的“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希望从朝廷发起改革,从上而下实现其政治理想。明代的“士”许多抛弃了“得君行道”的幻想,转向“觉民行道”,像王阳明“惟以开导人心为本”,并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种“士风”的变化基于
A.明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B.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C.儒学的哲学化、宗教化
D.明朝“西学东渐”的影响
3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明清进步思想彻底批判儒家文化
B.明清进步思想主张实事求是
C.明清进步思想批判继承儒家文化
D.明清进步思想反映平民需求
4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①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③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 . 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2017-02-17更新 | 264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6 . 明清之际出现了一股反封建的民主思潮,根本原因是
A.专制统治的腐败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程朱理学的演变
D.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7 . “明末以后,孕育着一种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理性自觉之潮流,滋生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争取个人幸福与利益的启蒙意识,涌动着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从而显露出可贵的人文启蒙思想的微熹。”材料中的“潮流”
A.是儒学顺应时代的新发展B.否定儒学构建的理论框架
C.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想D.“工商皆本”发展的需要
2020-04-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学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8 . 自程朱理学以来,儒家形成了以个人人性修养为主的思想路线。明末东林党精神领袖顾宪成说:“官辇毂(在朝廷做官),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东林党人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据此可以推知,东林党人的志向
A.继承发展程朱理学注重个人人性修养的文化传统
B.开辟了明末清初社会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之路
C.反映了明末官场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和士人隐居
D.取决于精神领袖顾宪成等人的日常讲座和熏陶
9 . 某中学高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C.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反映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10 . 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   
A.以“异端”自居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