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上帝是宇宙的中心,人不过是神的附属;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则借鉴了培根的知识分类方法,按人的心智能力来划分知识,用人的视角展开对世界的认识,组织编纂了《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这一变化表明
A.人类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
C.人类的理性精神与中心地位得到彰显
D.人们已经摆脱了宗教禁欲的精神束缚
2 . 17世纪英国革命的参与者并没有把该事件当成“革命”,通常是称作“清教运动”或“内战”,革命在当时有“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坏”之意。18世纪法国革命的参与者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革命成了天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这主要是因为
A.革命造成社会动荡减小B.工业革命发展水平不同
C.人民主权观念广泛传播D.宗教改革冲击天主教会
2021-11-10更新 | 779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契约思想是经历了中世纪漫长的反专制、反宗教愚昧,提倡人性、争取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追求信仰自由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及反封建专制、要求建立政治自由的启蒙运动的浪潮中逐渐催生、渐次发展起来的。……从此,对人类智慧的信仰代替了对上帝的信仰,公民的概念取代了臣民的概念,自由契约观念取代了人身依附观念。这些观念重新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质是对人本身的关注,人的生命、安全、财富、自由与平等。

——杨国栋《社会契约理论的历史回溯、思想评价及宪政意蕴》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社会契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

材料二   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2)据材料二,指出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思想。

材料三   在社会契约论看来,国家只不过是一种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契约,契约确立了作为统治者的政府和被统治者的人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种契约的成文形式就是宪法。……现代宪法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同时强调对政府权力的限制。现代宪法对个人权利的保障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宪法实际上是政府与人民之间订立的一项契约。因为一个合法的政治社会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种同意应在人们为建立政府而达成的社会契约中反映出来。

——蒋永甫《现代国家构建:社会契约的维度》


(3)据材料三,指出社会契约精神在现代国家建构中是如何体现的?综上,谈谈契约精神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2020-09-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材料二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2)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材料三 达尔文主义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达尔文主义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材料四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4)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请你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今中外历经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

                                                                              ——《庄子·天下篇》


(1)材料一的作者生活于哪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材料二   “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极富预言性地高喊: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

                                                         ——中央电视台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上)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哪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恩格斯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材料四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变法通议》


(4)材料四代表的思想潮流是什么?这一思想潮流对中国社会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五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5)五四运动前后北京正在进行着的“文化批判”指的是什么?   

材料六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3》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六中邓小平的讲话有何历史意义?
2020-08-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其学说是
A.科学民主B.“人民主权”C.“三权分立”D.“社会契约”
2020-08-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提倡“天赋人权”,宣称“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阐明这些思想主张的是
A.智者学派B.法家学派C.启蒙思想家D.洋务派
2020-08-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7世纪时,人们由举起人文精神的旗帜到进入理性时代,其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B.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
C.仁人志士对科学的不懈追求D.人文精神自身的魅力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些思想和制度的影响已波及全球各个角落。然而,战争的浩劫却使欧洲人士气沮丧,丧失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在受到怀疑和挑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战后,西方特别是德国学者梦想用中国哲学精神根治西方社会弊端,“借中国智慧,释自身焦虑”,倾向于将中国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期待从那里寻回疗救自身的灵药和补正自身文化的方略。

——陈从阳、桂莉《德帝国晚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中国文化热原因初探》

材料三   在杜亚泉的中西文化调和论中,他经历了从以借鉴西方为重,到以中国固有文化为主的变化。这一变化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所导致,同时也与西方的学说、主义在中国实践频遭挫折密不可分。

——陈同《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的杜亚泉》

材料四   ……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栽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已不胜其怀疑之意见……盖吾人意见,以为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西洋文明,酪郁如酒,吾国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腆美如肉,吾国文明,粗物如蔬。而中酒与肉之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也。文明者,社会之生产物也。社会之发生文明,犹土地之发生草木,历史视界其草木之种类,常随土地之性质而别。西洋文明与吾国文明之差异,即由于西洋社会与吾国社会之差异。

——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


(1)材料二中西方学者对自身文化有何反思?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杜亚泉思想转变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学者对中西文明的认识。
2020-05-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A.促使人们彻底摆脱神学束缚B.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扩展
C.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D.为启蒙运动兴起奠定思想基础
2020-04-2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居家学习线上检测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