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而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两人思想分歧认识正确的是
A.分歧主要是实现人民主权的途径
B.康德侧重于自由而卢梭更侧重于平等
C.康德反对人民主权而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D.分歧根源在于两人阶级立场不同
2019-02-14更新 | 185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历史
2 . 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2019-01-30更新 | 3750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3 . 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2019-01-30更新 | 2449次组卷 | 64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2019-01-30更新 | 3997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6届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秀、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B.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C.儒学主张和启蒙运动的精神相似
D.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2019-01-08更新 | 11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省桃江县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文)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2018-11-23更新 | 224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二上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科学发展是启蒙运动的前提
B.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C.人文思想是启蒙运动的本质
D.普及教育是启蒙运动的手段
8 .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2018-05-09更新 | 965次组卷 | 6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
A.人身的自由
B.主权在民
C.思想的自由
D.社会契约
2018-05-01更新 | 287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桃江县一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一主张
A.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基础
B.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C.反映了议行合一的原则
D.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