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从色诺芬得回忆和柏拉图的作品中,人们看到苏格拉底只是批判民主的某些缺陷而不反对民主本身,认为苏格拉底是一位真诚、热情为民主诊病的医师。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深受雅典社会民众敬仰B.肯定雅典城邦至上原则
C.质疑雅典民主政治体制D.反思雅典民主运行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者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强调个人利益至上B.关注理性思考
C.主张提高公民地位D.注重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格拉底认为,如果让这群没有执政能力的公民参政议政,那无疑是城邦的悲剧。他说“享有最高名誉的人几乎全都有严重缺陷,而那些被认为是次于他们的人,却在注重实用的方面显得胜利、愉快”。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反对公民参与社会活动B.政治思想带有明显缺陷
C.主张公民全体参与选举D.肯定了理性观念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主要贡献在于他以一种崭新的方式理解哲学。这表现在,苏格拉底将希腊哲学研究主题转到
A.神B.自然C.政治D.人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认为“那些没有知识的人,应该被认为不比奴隶强。”他对每一个不明确的观念、 容易含混的笼统事务或秘而不宣的成见,都会问一句“这是什么? ”而且要求正确的答案。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身体力行“美德即知识”B.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C.强调人的思想力的作用D.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者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反复考验一切世俗的命题,直至真善美的概念水落石出,从而为个人行为提供真实可靠的指导。……结果却是将他自己置于了城邦及其人民的对立面。

──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

材料二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021-01-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396次组卷 | 62卷引用:河南省长垣市宏力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探讨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等基本问题,在生活领域建起一座真善的理想宫殿。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B.使人本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
C.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D.主张知识来源于对世界的感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据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描述,面对死刑的审判结果苏格拉底说道:“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他拒绝了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得免刑的机会,最终慷慨赴死。由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
A.社会的公平正义彻底崩溃B.法律判决的结果符合正义
C.法律应具有独立的权威性D.主张建立正义的法律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前444年,雅典在西西里岛建立殖民城邦,普罗塔戈拉为图里翁城起草了法律。苏格拉底称赞他是“我们活着的人中最有智慧的”。苏格拉底之所以这么说可能是因为普罗塔戈拉(   
A.凸显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积极参与城邦政治生活
C.认识到法律的社会功能
D.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