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参与1904年圣路易斯博览会的中国人士说:“与会各国,若法若德,穷精极巧,各有其强大不可摧毁之慨。后进如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等,皆各有驳驳日上之势。……我中国国虽弱,犹国也,而独为世界上所不齿,夫果安在哉?"国人的这种困惑(     
A.促使中国开启了工业近代化进程B.势必促进文化价值体系的调整
C.唤起了中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D.阻止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进程
2022-12-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95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在维新派帮助下进行改革,先后设立矿务局、铸币局,兴办新式学堂等,得到湖南乡绅的大力支持。梁启超入湘大讲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却遭到湖南乡绅们的激烈反对。这表明维新运动(     
A.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B.受到湖南乡绅的强烈抵制
C.应与社会实际相结合D.与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96年康有为创办《强学报》,并在首刊上发表《京师强学会序》说:“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并强调“普鲁士有强国之会,遂报法仇;日本有尊攘之徒,用成维新”,号召知识分子要合众人之财力、心思,拯救国家前途。全文激昂慷慨,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读之者多为之泪下”。由此可知,当时(     
A.维新变法运动群众基础雄厚B.国人的民族意识已彻底觉醒
C.康有为注重思想舆论的引导D.报刊是启迪民智的主要方式
4 . 魏源认为,法律与医生的药方、射靶的弓箭、农民的锄头一样,是一定社会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使用的工具。而制定法律并不难,难的是贯彻执行法律的人。魏源的这一认识(       
A.推动了中国传统外交的转型B.体现出对官员选拔的重视
C.摆脱了封建思想的长期束缚D.拓展了国人对西方的认知
5 . 《四洲志》是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简要叙述了当时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原本述及的国家和地区并未完全译出,不过比较当时国人世界知识的缺乏程度,仍堪称近代中国翻译出的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理志书。这说明此著作(     
A.凸显思想启蒙B.注重知识创新
C.侧重富国之策D.饱含爱国情怀
6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首次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本是维护中国固有体制的权宜之计。但那时的中国人并不认为中国鸦片战争的失败具有必然性,更不知道来势汹汹的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的本质区别。这意味着魏源的主张(     
A.缺乏具体实践的可能B.具有超出时代的空想性
C.难以获得应有的支持D.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家始终以积极心态和入世情怀对待社会、对待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信仰,强调个体修养、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儒家爱国主义认为个人从来就是与一定的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就没有个人的私人利益。儒家的仁学爱国思想强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血亲之爱为基础发展起对国家民族的爱,使血亲的骨肉之爱与对国家民族的爱合为一体。在忠与孝之间,主张牺牲对父母的孝而对国家尽忠,甚至主张大义灭亲。这种价值导向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培育出一种国而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

——摘编自史康健《略论儒家仁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二   梁启超在《爱国论》中写道:“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在避难日本期间,梁启超走向了以思想影响社会,构造国民思想,以服务于社会变革的文化改造活动。梁启超希望国家的建立,要既实行宪政,又能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孕育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国家。这样的国家的国民必须是“新民”--时时为国家与民族一体化而存在的“国民”“公民”,是以一种整体性而存在的国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中,梁启超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摘编自商植桐郭瑞军《论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与共和爱国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爱国主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8 . 面对晚清时期鸦片贸易带来的危机,林则徐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固守“古学”空谈义理,首先应做到“筹夷务必先知夷情,知夷情必先知夷形”,为此他在广州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这体现了林则徐(     
A.构建了“中体西用”的话语体系B.彻底抛弃了传统夷夏观念
C.寻求抵御外辱的经世致用之道D.具有初步的近代外交意识
9 . 清末民初,以前不受关注的墨子学说受到空前关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墨学竞有全面复兴之势,“西学墨源”说广为流行。《民报》评选的世界四大伟人,有墨子而没有孔子。这主要是由于(     
A.墨家主张与西学一致B.儒家思想急剧衰落
C.民国建立提升墨家地位D.重建文化自信之需
2022-12-06更新 | 398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陈旭麓曾评价某历史事件:“……已经越出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它是民族危机刺激下的集群……举子士人的登场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更明显地标志着世风和士风的变化。”其中“士风”的变化指(     
A.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B.革命派参与内政改革
C.维新派掌握政治实权D.顽固派宣布实行“新政”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