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维新变法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文献是。
A.《狂人日记》
B.《孔子改制考》
C.《庶民的胜利》
D.《文学革命论》
2 . 早期维新派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反思者,他们中的佼佼者提出改良政治、实行_____政体的思想主张,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______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
3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泽谕吉被日本人奉为 “日本的伏尔泰”.他的代表作有《劝学篇》《脱亚论》,在日本影响巨大。下图是《劝学篇》(发表于1872-1876年)中的部分篇目。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
---《脱亚论》(1885年发表)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在序言中张之洞写道:“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内篇九:曰同心……曰教忠……曰明纲……曰知类……曰宗经……”“外篇十五:……曰设学……曰广译……曰阅报……曰变科举……曰农工商学……曰矿学……曰铁路……”今日愤世疾俗之士……于是倡为民权之议,以 求合群而自振。嗟乎,安得此召乱之言哉!
----《劝学篇•正权第六》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福泽谕吉和张之洞的主要观点。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史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日两国历史发展的不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4 . 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是(       
A.把西方基督教义同中国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相结合
B.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C.把西方列强的政治学说同中国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
D.把西方基督教义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严复在《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中说:“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取骥之四蹄,以附牛之项领,从而责千里焉,固不可得,而田垄之功又废也。”在此,严复
A.认为民主政治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B.只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
C.批驳了“中体西用”论
D.鼓吹民主革命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什么?报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的原因。
⑵.材料二 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⑶.综上材料,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维新变法D.颠覆孔孟学说
2016-11-27更新 | 2446次组卷 | 89卷引用:江苏省阜宁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史学界有人评价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跪着向封建制度造反”,主要是因为康有为借助该书
A.考证儒家经黄典的真伪B.公开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宣传西方的政治学说D.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