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进的中国人从“自我疗伤”到“救治‘头脑疾病’”体现的“救治行动”的特点,并归纳“温药慢治”与“猛药重治”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失误。“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的含义是什么?
(4)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实现了伟大转折后,终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结合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认识,谈谈你对新时期中国实现“两个100年”目标的建议。
2 . 近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经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展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数明也。……异日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令震慑,奉朝贡,则是书之刻,其功岂浅鲜哉!

——李善兰、艾约瑟《重学》(序言)

材料二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毛泽东强调,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但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研制原子弹,当时总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会议正式决定发展中国原子能工业,研制原子弹。

——《新中国60年发展之路》系列专稿之十一

材料三   为了卫星研制、发射的顺利进行,1967年1月24日,中央军委专门对东风基地下达了关于“不搞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坚持正面教育”的指示。中科院卫星研制科研队伍、试验基地、科研设施以及工厂,一起转交给国防部门,类似实行军管。

——节选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年10月9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善兰的救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出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的原因和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革”时期研制卫星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的原因。
2020-09-2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这样评价“中体西用”:“那个时候的中国,……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认为“中体西用”的提出
A.维护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B.推动民主政治建立
C.彻底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D.有其时代的合理性
2020-12-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它力图在传统的儒家精神和传统社会制度中引入西方资本主义因素,试图以后者弥补前者的不足,以两者的结合来增加国家的力量和社会的发展。”体现这一主张的政治派别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顽固派D.革命派
2020-12-1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为下图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A.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B.东学西渐
C.回归传统儒学D.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
6 . 近代前期的国人开始从旧梦中惊醒,接踵而来的是新梦想: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与上述国人“梦想”无关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C.“伸民权、设议院”D.“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7 . 清末钱宝琼在《中国数学史》中介绍了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他们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abc和xy,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²+ac=bx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西学中国化的必要性B.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
C.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D.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8 . 面临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洋务派秉持着“中体西用”的思想,用自己的脊梁支撑起没落中的清帝国,使得蓬勃一时的洋务运动,最终只能如同绣在屏风上的鸟几儿无法飞期,随着那个时代一起下沉。以下言论与洋务派思想一致的是
A.底知所变者,富强之权术,而非孔孟之长经也。
B.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变义,时移而法亦移。
C.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D.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9 . 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李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
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中体西用”思潮兴起
C.“托古改制”思想产生
D.“尊孔复古”思潮泛滥
10 . 洋务派“中体西用”主张的提出成为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开始。
2019-08-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