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生成了思想内生规律、实践指向规律、人民主体规律、文化发展规律与道路演化规律。”这五大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深远影响是(     
A.促使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发生根本性转变
B.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道路的蜕变与更新
C.整合了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的思想分歧
D.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并提出“为立国而造人”的口号。在文学革命推动下,1920年,教育部颁布政令,承认白话为“国语”,学校采用白话文教材。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长期处于正统地位B.文学改良运动推动社会变革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占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1年蒋介石在其著作中指出“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其意图是(  )
A.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弊端B.增强民族凝聚力
C.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厉行文化专制
2023-03-13更新 | 681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三)历史试题
4 . 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主张,“唯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这一主张
A.存在认识绝对化的偏颇B.破除了封建教条的束缚
C.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D.践行了民权主义的内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民国初期,新的教育流派如平民教育、“工读”教育等纷纷出现,各种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育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这体现了
A.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
C.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D.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2021-09-12更新 | 5080次组卷 | 38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三)历史试题
6 . “要以民主与科学的标准挑战中国的政治与思想传统……所有习俗、制度、风俗、圣贤教训都应重新被评估”。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革命派
C.新文化运动倡导者D.无产阶级革命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面对民国成立后共和制度名存实亡的残酷现实,一场吸取西方文明,并把它当作武器,批判中国传统儒学,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运动发生了。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021-01-29更新 | 467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1919年4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主张大力弘扬封建礼教B.仍受旧思想的严重束缚
C.并未全盘否认传统文化D.发现西方文化存在缺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8年3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钱玄同以读者名义致函《新青年》,肆意指责《新青年》排斥孔子,废灭纲常,尤集矢于文学革命;刘半农则代表《新青年》逐一批驳。双方各尽意气之能事,极具表演性和观赏效果。对他们这样做的效果,分析正确的是
A.助长了全盘西化的倾向
B.激发了公众舆论的关注
C.扫除了文学革命的障碍
D.厘清了文化阵营的分歧
10 . 1922~1923年中国社会婚姻状况调查表,影响表中自主订婚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类别人数其中自主订婚人数及所占比例
人数所占比例
已婚者395215%
已婚者1302015%

A.传统婚姻退出历史舞台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洗礼
C.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推动
2018-10-02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内蒙古赤峰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