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1918年,作家鲁迅受“文学革命”浪潮影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与这场“文学革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陈独秀在1915年9月发表的《答王庸工》 一文中对《新青年》杂志作了“批评时政, 非其旨也”的定位,1919年1月发表的《除三害》 一文却强调“一般国民要有参预政治的觉悟……要有相当的示威运动”。这一变化源于(     
A.中华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B.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
C.工农群众运动的蓬勃兴起D.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化
2022-11-16更新 | 430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9年11月,《新青年》开办了“中文改用横行的讨论”专栏,讨论汉字版式左起横排与右起竖排的优劣。参与讨论者对竖排改成横排的观点褒贬不一,还有读者自己进行试验证明横排的阅读速度远远快于竖排。这一讨论(     
A.有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B.解决了文化传承的难题
C.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贯通D.否定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辛亥革命失败后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由此,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新民主主义革命D.国民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就新文化运动后的情况来看,不民主或反民主、不科学或反科学的现象依然存在,政治上的专制独裁、思想上的封建迷信现象还较为严重。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在抨击专制上存在明显失误B.并未对中国民众产生切实影响
C.忽视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D.对民主的推动具有循序渐进性
2022-05-3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新文化运动时期,尽管国外的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村社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各种社会学说纷纷传入,但“十月革命之路”最终成为人们向往的道路。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促使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推动了对社会改造的新探索
C.彻底改造中国传统文化D.以传播社会主义学说为宗旨
2022-04-10更新 | 346次组卷 | 5卷引用: 云南省德宏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以来,一些人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源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并为此发起了批判旧文化的运动。……但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其中,“批判旧文化运动”是指
A.启蒙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8 . 一位用英文署名的女青年致信《新青年》的诸位编者说:“我想做一新女子!并使他人也做新女子!……我的新女子,乃要合着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趋势!除去四千余年玩物的名字,及免终身做男子的婢女,享国家平等的幸福。”这表明当时
A.女性普遍反抗传统习俗B.批判礼教成为社会共识
C.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D.新文化运动有利于妇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陈独秀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李大钊也明确表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之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据此可知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局限性B.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但不打倒传统
C.知识分子彻底抛弃儒家思想D.新文化运动使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10 . 思想解放能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位思想家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位先生”所代指的两面旗帜,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位先生”引领了近代中国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的民主主义与西方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民主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