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五四运动”前后,墨学研究一时称盛,陈独秀将墨学奉为国粹,称赞“墨氏兼爱……诚人类最高之理想”,鲁迅在《非攻》《铸剑》这两篇小说中塑造了两个墨家英雄人物;共产主义者蔡和森试图把墨子的“兼爱”思想与西学中的平等思想融合起来。这一时期的墨学复兴思潮
A.根源于科学精神的觉醒B.迎合了构建新文化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C.冲击了儒家传统义利观D.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共产主义的早期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自1918年起,新文化运动的诸多骨干投入到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中,相关团体也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李大钊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何叔衡等在湖南创办文化书社。这些团体的成立
A.适应了构建新意识形态的需要B.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性质的变化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3 . 陈独秀指出,“政党政治的缺点日益暴露,已沦落为高效率的夺权工具”,“自一九一六年始,世界政象,少数优秀政党政治,进而为多数优秀国民政治”。据此推知,陈独秀
A.要求改变新文化运动方向B.推崇国民参政的民主政治
C.反对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D.认为政党政治背离了时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8年4月,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四条: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三、要说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此举旨在
A.打倒列强与军阀B.进行社会革命C.宣传民主与科学D.传播科学知识
5 . 1919年3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提倡“父子有亲,兄弟相友,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B.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
C.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D.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2021-09-04更新 | 240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十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教学效果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余英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中尖锐指出,激进的知识分子挖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然后用他们自己也不甚了了的一种西方意识形态填补了这个空隙。由此可见,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
A.具有崇洋媚外的民族心理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理性照搬西方意识形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科学被提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下列图片与之直接有关的是
A.B.
C.D.
8 .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补课。“补课”的主要含义是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地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丧、君主复辟、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加剧。为改变此局面,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运动,史称
A.保路运动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陈独秀指出,“非谓孔教一无可取,惟以其根本的伦理道德,适与欧化背道而驰,势难并行不悖…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吾人只得任取其一。”影响陈独秀这认识的主要因素是
A.儒家学说毫无建树B.白话文普及的需要
C.民众思想急需解放D.北洋军阀混战割据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