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B.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2022-01-21更新 | 212次组卷 | 64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面是关于五四运动-一个论题的子目,据此最恰当的论题是
A.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B.现代中国的新起点
C.新文化运动得到迅猛发展D.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某时期,曾集中出现许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如《新青年》《新社会》《新教育》《新妇女》《新学生》等,有数十种之多。由此可推知,当时
A.民主革命的呼声高涨B.民众期盼民主和平建国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学界重视改造国民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胡适认为文言文束缚人的思想观念和个人自由。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文学革命”意在
A.实现文学的创新发展B.以文学形式开展反封建斗争
C.摆脱旧文学体裁限制D.变革文学形式扩大社会影响
2022-01-17更新 | 449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毛泽东曾指出:“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主义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它有“形式主义看问题”的缺点,即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他认为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珍贵历史遗产,“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在此.毛泽东
A.赞扬了新文化运动反侵略的功绩B.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C.反思了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局限性D.强调应全盘否定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辛亥革命后,尽管资产阶级相继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国战争”,但终未真正解决民族危机。为此高一涵在《非君师主义》中反思道:“中国革命是以种族思想争来的,不是以共和思想争来的,所以皇帝虽退位,而人人脑中的皇帝尚未退位。”据此可知,高一涵意在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无法挽救民族危机B.民主共和制已不适应局势发展
C.媒体舆论对国民革命的重要意义D.在中国进行思想革命的必要性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带来的影响。
8 . 1902年,梁启超在其《新中国未来记》中站在数十年后的盛世向回看,反思中国走过的道路:1904年,蔡元培在其《新年梦》中畅想主人公在新年穿越到数十年后的未来,见识了国力强盛、社会繁荣的新中国,此类作品在20世纪初蔚然成风。这些作品
A.表明了走向共和的决心B.表达了改造社会的心望
C.批判清政府的腐败无能D.指明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6年胡适撰文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谓之村妇孺而皆懂。”胡适意在
A.批判封建伦理B.否定传统文化C.推动文学革命D.提升平民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争论广泛而激烈,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批判旧思想和旧文化,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差异性;杜亚泉等人维护儒家文化传统,强调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这说明
A.新文化战胜了旧文化成为主流思想B.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具备科学的态度
C.这场激烈争论使问题得到真正解决D.知识分子的救国之路仍在探索之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