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1 . 1917年,蔡元培在演讲中指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蔡元培意在(       
A.促进国民素养的提升B.批判传统文化的危害
C.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D.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
2022-04-06更新 | 78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漫画《靠不住的》。该漫画
A.体现了妇女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B.说明封建思想的动摇
C.符合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需求D.反映了社会普遍认同新道德
2022-03-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陈独秀不仅反对旧文学形式上的“雕琢”等毛病,而且着重地反对了“黑幕层张、垢污深积’的封建思想内容,他把文学革命当作“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材料说明“文学革命”
A.反对旧文学的形式B.对传统文化彻底否定
C.将斗争矛头对准封建主义D.目的在于显文学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梁漱溟讲到:“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此论表明梁漱溟
A.顽强抵制西方新思想的传播B.反击当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C.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D.其思想与“中体西用”大致相当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制度逐渐解体,儒学走向衰落,中国面临亡国、亡种、亡教的危机。面对这种危机和挑战,康有为积极求“变”,对儒学进行改造和重构。康有为模仿基督教,创立并倡导孔教,以宗教的形式重建儒学,为儒学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寻求合适的形式。他利用今文经学诠释经典的方法,将西方进化论、民主政治和人道主义思想等融入儒学的思想体系。此外,康有为还尝试将科学研究方法引入儒学研究,但他对科学并不盲崇,而是认为科学与道德各有其作用和边界。

——摘编自邓林华《守常与应变——康有为与儒学现代转型》

材料二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五四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全部反传统,他们强烈反对的只是儒家文化中的许多糟粕。但知识分子的行为方式毫无疑问是猛烈的,对儒家糟粕的攻击是激烈的。儒家传统文化是一个结构性的框架,它是一个整体,文化中的各个部分是统一的,即使是它的糟粕,也与儒家文化的精华乃至整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当它的一部分,尤其是一个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部分受到猛烈攻击时,它的整体框架便动摇了,人们甚至会怀疑它的全部都是错误的。就这样,儒家文化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开始动摇了。

——摘编自薛超良、刘思悦《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革儒学主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章太炎在1918年时说:“六七年来所见国中人物,皆暴起一时,小成即堕。”重要的是,“一国人物,未有可保五年之人,而中间主于干之位遂虚矣”。胡适在同一时期也注意到同样的现象。他在1919年感叹说:“十年来的人物,只有死者能保住盛名。”1927年,新文化运动的追随者梁叔莹责备胡适一辈说:“这些老少年们还没有做完他们前驱的工作,还没有把一班人带上新时代的坦途.上,他们便撒手不管了。”

——摘编自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需史论结合。)
2022-03-12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联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陈独秀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李大钊也明确表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之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据此可知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局限性B.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但不打倒传统
C.知识分子彻底抛弃儒家思想D.新文化运动使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生入学。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收取女学生读书。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B.男尊女卑格局得到改变
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D.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9 . 1917年,陈独秀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意在
A.发动新文化运动B.批判封建伦理C.否定传统文化D.推动文学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16年,《新青年》杂志开辟了“女子问题”专栏,援引欧美女权运动的思想提出了女性解放、家庭革命等口号。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两者对妇女解放的认识都
A.致力于政治革命目标的实现B.受到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影响
C.得益于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D.促进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
2022-02-10更新 | 41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