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1 . 陈独秀在《新青年》第5·卷的《偶像破坏论》中指出,要打破“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和不合理的信仰”,树立“真实的、合理的信仰”。此观点体现了
A.民主意识B.科学精神C.自由观念D.崇洋心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欢迎“莫拉尔小姐”即“道德伦理革命”的大有人在,其热门程度足以和“民主”“科学”构成三足鼎立的态势,随后却迅速被边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青年追求个人幸福和个性解放B.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深远
C.传统伦理和国家危难双重作用D.各思想流派呈现融合趋势
2020-12-25更新 | 500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文昌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特点的是
A.东西互动、共同发展B.源源而入、节节嬗变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制度救国、文化西化
20-21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弘扬谭嗣同含生取义、拯救众生、大仁大智,是一个烈士形象。晚年梁启超则弘扬谭氏“冲决网罗”、批判纲常名教、排斥尊古,是“思想彗星”。影响上述评价转变的因素是
A.预备立宪的开展B.维新思想发展完善
C.武昌起义的爆发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020-12-22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几乎丝毫没有受伤。”基于这一认识,陈独秀
A.主张完全变革现有的民主政治体制
B.呼吁彻底推动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
C.在学生中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D.由激进民主立场转而支持工农斗争
2020-12-11更新 | 16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2年梁启超说:“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虽然他(思想界)流动的方向和结果,现在还没有十分看得出来,单论他由静而动的那点优势,谁也不能说他是进化”。梁启超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
A.进步思想与反动思想斗争激烈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形成多元并存的社会思想潮流D.社会进化的思想占据主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初,学者刘师培说:从“畜”“私”“积”的偏旁可知,“民私其财,始于农牧起兴之后”;“君”“父”二字皆从又,又“象持杖之形”,可知“国家起源,基于家族”等,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群治之进、礼俗之源”,均可“以中土文字为根据”。由此可知,刘师培意在
A.鼓吹汉字的重要作用反对白话文运动B.借助汉字来诠释古代政治和经济特点
C.改革语言文字实现民族振兴伟大目标D.强调文字承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功能
8 . 有学者认为:“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欧洲启蒙运动源于对宗教神权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旨在“背叛”封建纲常礼教
C.启蒙思想家因“觉醒”与“背叛”的矛盾而求索
D.思想启蒙的历史蕴涵着“觉醒”与“背叛”的变奏
2020-11-03更新 | 515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考试历史试题
9 . 一个半世纪的留学史,是中国不断“开眼看世界”,不断用开放的心态去融入世界,不断追求“中国梦”的奋斗史。

材料   1872年,清政府正式选派120名幼童赴美,开启了近代中国官费留学的先河,其后,清政府又派遣一批留学生赴欧洲学习海军炮舰等技术。在这120名幼童和后来赴欧洲的留学生中,出现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启蒙思想家严复。

如果说最早去欧美留学的潮流,是在西学强势来袭的背景下被动作出的选择,甲午战争后赴日本留学的潮流,则多了一些主动性。1898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官派留日学生13人,到1905年达到高潮,约有8000多人。其中杰出代表包括孙中山、鲁迅、周恩来、蔡元培、田汉等。

“庚款留学”在1909年一1937年之间,由清华选派了留美学生总计1971人,并带动了大量“自助学者”赴美,这是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一代留学生,很多人成为学科奠基人和学术栋梁,竺可桢、侯德榜、钱学森、钱伟长、梁思成、周培源、梅贻琦等都是“庚款留学”的杰出代表。

1915年,海归精英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招寻自愿赴法求学的青年,至1920年赴法求学人数已达1600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立三等都是1920年左右赴法勤工俭学的。

到了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俄潮兴起,成为一种与大众留学不同的革命留学。它一开始就是严格而有目的的革命班干部培训,在中国留学史下,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产生了“留苏热”,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领导人。经过“文革”时期,1978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留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39.96万,成为世界第一留学大国。从1978年到2012年年底,短短34年。

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64.47万人,其中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

——摘编自郭霞《留学的世纪回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留学潮的主要变化。
(2)结合中国近现代留学潮的变化,说明一个半世纪的留学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中国梦”的“奋斗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古代以传播宗教与科技知识为主;进入近代,学西方以科技、政治内容为主;民国初则由制度转向文化。由此得出
A.传播者的身份影响传播的内容
B.整个过程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C.西学逐渐取代中学的文化主流
D.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