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 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 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
2019-01-30更新 | 1503次组卷 | 67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B.墨子
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
2019-01-30更新 | 949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4-2015学年贵州铜仁思南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晚年的柏拉图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指出,如果一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或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旧比人治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政制,却可以被称为“第二等好”的政制。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说: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做出最适当的判决……法治应该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


请回答:
(1)柏拉图的“法治”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有何异同?
(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与我们现代社会主义法治有什么不同?
2018-12-2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织金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2018-11-28更新 | 2251次组卷 | 26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创立了逻辑学
D.哲学思想体现了人文精神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存在着……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自身,相应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为真正的存在。

——《理想国》

材料二万物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又已经知道了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情——这个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倦地研究。由此可见,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

——《米诺篇》


(1)上述材料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哲学主张?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3)请评价这一哲学思想,并指出其现实意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与下列思想相矛盾的是
A.知之为知之
B.因材施教
C.学思结合
D.贵贱有序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六经①以外文章尽,三代而还世变兴。天扶日月风云气,史有龙门②诗少陵③。

——宋湘

注释①六经指儒家经典《诗》《书》《易》《礼》《乐》《春秋》;

②龙门:汉武帝时的某史学家在其史作《自序》中说“迁生龙门”;

③少陵:唐代“诗圣”。

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列出材料中所蕴含的三位历史人物信息及其简单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任选诗中一位人物概括作者对该人物的评价。

2018-01-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2017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2017-08-04更新 | 3888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