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但偶尔出现极少数例外子代。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3种类型的配子
C.具有Y染色体的果蝇可能发育成雌性
D.例外子代的出现源于父本减数分裂异常
2 . 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图所处的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两个环状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上述染色体互换造成后代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D.若该个体基因型为Ee,则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EE
2024-04-08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统测生物试题
3 . 科学家常借助于斑马鱼的胚胎发育建立多种突变模型并展开研究。
(1)斑马鱼的A基因控制体色色素的合成,成体阶段出现体色;含a基因的斑马鱼在胚胎和成体阶段均无体色。B基因控制眼球色素的正常沉积,含b基因的斑马鱼色素沉淀明显异常,整个眼球都为黑色。研究者做了下列杂交实验。

   

斑马鱼有体色和无体色为一对________。由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可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F2中幼体表型为透明且眼球色素正常的斑马鱼比例应为________
(2)有些突变体不易在幼体时观察到表型,常借助于荧光蛋白技术进行筛选所需要的基因型。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子代中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________(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
②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亲代M的基因型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子代中只发出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DDgg          b.Ddgg   c.DDGG   d.DDGg   e.DdGG     f.DdGg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可通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进行繁殖。某实验室发现一种缺失了X基因的突变体酵母菌。突变体中会有部分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单倍体孢子,这样的孢子活力下降。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图为野生型酵母菌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只标注了其中一对染色体),图中左侧为野生型酵母,右侧为突变体酵母菌产生染色体异常的单倍体孢子的过程。
   
(1)据图分析,减数分裂的MI与MII过程中,突变体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特征是______。观察发现突变体酵母菌产生的单倍体孢子中约16.4%染色体数目异常,据此推测突变体中约______%的亲代酵母细胞减数分裂发生异常。
(2)进一步观察发现突变体酵母菌在产生染色体异常的单倍体孢子过程中,在______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正常。此时,同源染色体间形成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链状结构,称为联会复合体(SC)。依据图中信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SC的含量变化的差异是______,导致染色体行为异常。结合上述信息,推测野生型酵母菌中X基因的功能是______
(3)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将X基因转入突变体酵母菌中,可通过观察______和检测______作为指标。
5 . 蜜蜂种群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蜂王和工蜂均为雌性,染色体数为2n=32,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蜂王可育,工蜂不育);未受精的卵细胞则发育为雄蜂。回答以下问题:
(1)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_____决定。推测蜂王体细胞中是否存在XY或ZW 性染色体_____
(2)下图为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雄蜂的初级精母细胞_____(有/无)同源染色体联会;雄蜂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_____条染色体、_____个DN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_____条染色体;雄蜂的“假减数分裂”与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却与卵细胞形成过程有相似之处,写出一点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①“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_____(显性/隐性)性状。
②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_____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_____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
③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_____作母本与_____的雄蜂交配。
④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_____,新类型I的表现型是_____
6 .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图甲、丙为正常棉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部分时期的显微图像,图乙、丁为抑制剂X处理导致异常分裂的显微图像,图乙中箭头所示为抑制剂X处理后获得的一些分离滞后的染色体,因这些染色体不进入细胞核中,最终会形成染色体消减的雄性假配子,即图丁中的“”,该假配子与正常的雌配子发生“假受精”(卵子接受精子的刺激,但不发生精卵融合)并发育为单倍体(染色体数=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选择棉花雄蕊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并进行观察
B.图甲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
C.图乙所示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数目为0~13
D.抑制剂X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022-04-20更新 | 55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变式题6-10
7 . 研究表明卵母细胞发育早期有8种关键基因表达。科学家诱导胚胎干细胞表达这些基因,将胚胎干细胞转化为卵母细胞样细胞(DIOL)。DIOL可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但不能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受精后发育成早期胚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IOL减数分裂过程中仅产生1个极体
B.DIOL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C.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D.DIOL受精后可发育为正常二倍体胚胎
2021-05-12更新 | 63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8 . 我国育种工作者发现了一株花药萎缩、雌蕊正常的雄性不育突变体小麦。为将此雄性不育基因应用于小麦育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1)突变体小麦(2n=6X=42,AABBDD)是异源六倍体,其中A、B和D代表三个不同的______
(2)用雄性不育株与正常小麦杂交,后代稳定出现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且比例接近________,据此推测雄性不育与可育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且雄性不育是显性性状。为确定雄性不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者进行了图1所示的杂交实验。

小麦减数分裂时不成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且常呈落后状态,大约有50%被遗弃在细胞质中,最终被降解。图1中不育株与四倍体可育小麦(2n=4X=28,AABB)杂交,所得F1均与正常小麦进行杂交,连续进行此操作,统计发现每代不育个体占比______,可知不育M基因位于D组染色体。
(3)为对M基因进行精确定位,实验人员培育了含有D染色体组的可育小麦(AABBDD)和Dn进行杂交实验(图2)。Dn为可育小麦D组染色体端体系列(端体是指只含有着丝粒和一个臂的染色体,“D1L”表示D组1号染色体均只有长臂,其余染色体正常;“D7S”表示D组7号染色体均只有短臂,其余染色体正常)。

雄性不育株与D1S杂交,观察F2植株育性和1号染色体形态是否正常,统计植株数量。据此判断M基因在D组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
①若______,则M基因位于D组1号染色体短臂。
②若______,则M基因位于D组1号染色体长臂。
③若______,则M基因不位于D组1号染色体。
(4)研究发现控制小麦茎长度的基因R/r与M/m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矮为显性性状。请选择下列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写出遗传图解,以实现用矮性状标记雄性不育基因_____
实验材料:纯合高雄性不育小麦、杂合高雄性不育小麦、野生型小麦、纯合的矮秆可育小麦。
9 . 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和b是隐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__________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_________色。为了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___________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的一部分________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__________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显微镜观察切片,统计____________的比例,并比较_________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10 .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但偶尔出现极少数例外子代,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XO代表只有一条X染色体。
A.Y染色体不是果蝇发育成雄性的必要条件
B.子代红眼雌蝇:白眼雄蝇=1:1,红眼雄蝇:白眼雌蝇=1:1
C.子代出现白眼雌蝇的原因是母本减数分裂I异常
D.亲、子代的表型可以作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之一
2023-06-26更新 | 2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生物真题变式题1-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