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某种罕见单基因遗传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如图为该遗传病的家系图,经基因检测I2为纯合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B.Ⅱ2与Ⅱ3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4
C.若Ⅲ3与患该病男性婚配生了XaXaY的男孩,则由Ⅲ3卵细胞异常导致
D.Ⅲ2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男孩发病率低于女孩
2 .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甲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的部分遗传系谱图,其中Ⅲ7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图中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乙图中细胞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若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排赤道板。
(3)甲图中Ⅲ7个体色觉正常,他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后生下一个患此遗传病且色盲(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的孩子,Ⅲ7基因型是__________,其妻子基因型是__________,该孩子的性别为__________性。已知该孩子是由乙图中的③与卵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若该卵细胞与乙图中的④结合,则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_
(4)若上述(3)中的Ⅲ7个体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此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
3 . 阅读以下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1949年,美国学者巴尔发现雌猫的神经细胞间期核中有一个染色较深的小体而雄猫却没有,而且在其他物种的雌性个体的组织细胞核中都存在这种小体。这个小体被称为巴氏小体。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
研究表明,巴氏小体就是X染色体异固缩(细胞分裂周期中与大部分染色质不同步的螺旋化现象)的结果。英国学者莱昂认为,这种异固缩的X染色体缺乏遗传活性,他提出了著名的“莱昂氏假说”。假说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正常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之一异固缩形成巴氏小体,在遗传性状表达上是失活的;②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雌性亲本,也可来源于雄性亲本;③失活现象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若某一细胞一旦出现母本X染色体失活,这一细胞增殖形成的所有细胞中失活的都来自母本的X染色体;若某细胞一旦出现父本X染色体失活,这一细胞增殖形成的所有细胞中失活的都来自父本的X染色体;④生殖细胞形成时,失活的X染色体可得到恢复。
1974年莱昂又提出了假说的修正,认为X染色体的失活是部分片段的失活。最新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巴氏小体上至少15%的基因依然在不同程度地表达蛋白。
很多的实验证据都支持莱昂假设。三色猫(又叫做玳瑁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雌性的三色猫腹部的皮毛是白色的,背部和头部的皮毛由橘黄色和黑色斑组成,十分漂亮。这种雌猫是一个X连锁基因的杂合体,其中b基因控制橘色毛皮,其等位基因B控制黑色毛皮,若带有b基因的X染色体失活,B基因表达产生黑色毛斑;若带有B基因的X染色体失活,b基因表达则产生橘色毛斑。
巴氏小体的数目及形态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得知。比如从人的口腔内刮取少许上皮细胞或获取头发的发根,经染色处理后即可看到。巴氏小体直径约1微米,位于细胞核周缘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内,其数目比细胞中X染色体数目少1个。因此,通过巴氏小体检查可确定胎儿性别和查出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_____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____
(2)若雌猫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其细胞核中应有_____个巴氏小体。
(3)观察到一只橘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1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bXb和XB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____(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_____
(4)结合文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三色玳瑁猫腹部白色皮毛的形成是因为两条X染色体均形成巴氏小体
B.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失活是不可逆的
C.巴氏小体上的基因都没有活性
D.三色玳瑁猫多数情况下为雌猫
(5)为了让更多后代表现为玳瑁猫,应选择基因型为_____的双亲杂交,后代玳瑁猫的比例为_____
2022-07-10更新 | 78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研究人员在四川牡丹(2n=10)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图中箭头所示的“染色体桥”现象。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B.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形成染色体桥
C.染色体桥现象不会影响基因重组D.该细胞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
2022-04-29更新 | 3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5 . 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B.①⑤C.③④D.④⑤
2019-01-30更新 | 2541次组卷 | 4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高三临阵磨枪生物试题
6 . 黑腹果蝇的灰体(B)对黑体(b)是显性,长翅(D)对残翅(d)是显性。科研人员用灰体长翅(BBDD)和黑体残翅(bbdd)果蝇杂交,F1个体均为灰体长翅。
(1)科研人员用F1果蝇进行下列两种方式杂交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组别

杂交组合

子代

雄蝇

雌蝇

实验一

F1雄蝇×黑体残翅雌蝇

灰体长翅占50%

黑体残翅占50%

灰体长翅占50%

黑体残翅占50%

实验二

F1雌蝇×黑体残翅雄蝇

灰体长翅占42%

黑体残翅占42%

灰体残翅占8%

黑体长翅占8%

灰体长翅占42%

黑体残翅占42%

灰体残翅占8%

黑体长翅占8%

①由实验结果可推断, B/b和D/d基因在_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且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②两组实验杂交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实验二中_________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变异,发生这种变异的原始生殖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2)科研人员得到了隐性纯系小翅果蝇,用这种果蝇与纯系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对其基因遗传进行研究。

组别

杂交组合

F1

F2

雄蝇

雌蝇

雄蝇

雌蝇

实验三

残翅雌蝇×小翅雄蝇

长翅128

长翅117

长翅301

小翅302

残翅201

长翅598

残翅199

实验四

小翅雌蝇×残翅雄蝇

小翅156

长翅164

长翅303

小翅299

残翅202

长翅297

小翅301

残翅201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控制小翅的等位基因M/m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实验三中F2代果蝇长翅:小翅:残翅的比例为_________,说明果蝇翅形的遗传符合_________定律。
②实验三中纯系亲本的基因型是分别为_________
2022-08-20更新 | 38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_____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①两组杂交实验互为_________实验。由结果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__________(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__________而丢失。
② 但因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__________(雌、雄)配子育性很低,所以杂交一与杂交二的结果不一致。
(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的6号单体植株为__________(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___________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___________,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2021-10-05更新 | 76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可通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进行繁殖。
(1)酵母菌在营养条件适宜时进行无性生殖,可通过_____分裂产生新个体,繁殖速度快。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二倍体酵母菌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在合适条件下再萌发,经过细胞融合重新形成二倍体酵母菌。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_____,因而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_____性。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生殖方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
(2)某实验室发现一种缺失了X基因的突变体酵母菌。突变体中会有部分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单倍体孢子,这样的孢子活力下降。科研人员对其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
下图为野生型酵母菌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只标注了其中一对染色体),图中左侧为野生型酵母,右侧为突变体酵母菌产生染色体异常的单倍体孢子的过程。

①据图分析,减数分裂的MI与MII过程中,突变体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特征是_____。观察发现突变体酵母菌产生的单倍体孢子中约16.4%染色体数目异常,据此推测突变体中约_____%的亲代酵母细胞减数分裂发生异常。
②进一步观察发现突变体酵母菌在产生染色体异常的单倍体孢子过程中,在_____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正常。此时,同源染色体间形成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链状结构,称为联会复合体(SC)。依据图中信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SC的含量变化的差异是_____,导致染色体行为异常。结合上述信息,推测野生型酵母菌中X基因的功能是_____
③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将X基因转入_____酵母菌中,可观察或检测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022-10-22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某二倍体植物(2n=14)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其性状,结果如下表,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编号

1

2

3

4

5

总株数

35

42

36

43

46

可育:不育

27:8

32:10

27:9

33:10

35:11


(2)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______操作。
(3)为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控制种子为茶褐色,r控制种子为黄色)。

①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______(填时期)联会的两条______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8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②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为茶褐色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8条染色体和含有7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③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色的种子留种;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2022-11-11更新 | 350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短臂断裂缺失所致。现有某表型正常的女性个体,其断裂的5号染色体片段与8号染色体连接,减数分裂过程中2对染色体发生如下图所示的现象,据图分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个体的变异一般不会导致基因数量减少
B.图中所示的四条染色体发生了异常联会
C.若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不考虑互换),该个体可能产生4种卵细胞
D.若该个体与正常男性婚配,妊娠期间应尽早对胎儿进行染色体筛查
2021-04-17更新 | 73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