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M真菌能促进根瘤菌(Rh)刺激根的局部膨大形成根瘤。为研究 AM 真菌促进 Rh形成根瘤的机制,研究人员分别取经 AM+Rh、AM+Rh和 AM+Rh处理的大豆根系分泌物(+代表有,-代表无),灭菌后装满毛细管,将毛细管束放入含有根瘤菌菌液的试管中,实验装置如图 1(此培养条件下根瘤菌能生存但并不增殖)。每隔两天取出毛细管,用无菌水冲洗其外壁,打碎研磨冲洗定容后进行活菌计数,结果如图 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根瘤菌与 AM真菌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大豆根系分泌物进行灭菌处理
C.取一定量的毛细管研磨液划线接种在增殖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计数
D.AM真菌与根瘤菌共同存在时,根系分泌物对根瘤菌的吸引作用更强
2 .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是常用的判定致突变物的方法。鼠伤寒沙门氏菌实验菌株(突变型)不能自行合成组氨酸,在不含组氨酸的最低营养培养皿上不能生长。突变型实验菌株可被各种诱变因素诱导,回复突变成野生型,即恢复了合成组氨酸的能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突变型菌株不能自行合成组氨酸可能是因为缺少将前体物质转化成组氨酸所需的酶
B.回复突变前后,实验菌株的DNA中碱基对数一定会发生改变
C.野生型菌株可在最低营养培养皿上生长成可见菌落
D.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中,如果受试物处理组回复菌落数显著超过对照组,说明该受试物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致突变物
3 . 药物X对酵母菌具有一定的毒性,对酵母菌的增殖和活性具有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材料:台盼蓝染液(活细胞不能染色,死细胞可以),适宜浓度的药物X溶液,培养瓶若干,酵母悬液,无菌葡萄糖溶液,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比浊计等。
(二)要求与说明:
(1)不要求写出酵母计数和测浑浊度的具体操作,两个数据每天均要检测。
(2)实验为期两周,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液。
(三)实验目的:
探究药物X对酵母细胞增殖和细胞活性的影响;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和浑浊度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
1.取培养瓶若干,随机等分为3组,编号为甲、乙、丙;
2.绘制一个表格,表示出分组处理情况___________。(用“+”和“—”表示加入或没有加入有关物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统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问题讨论:
1.细胞计数:
(1)将用药物X处理的实验组培养7天的细胞悬液稀释100倍后,取0.5 ml加入试管中,再加入0.5 ml台盼蓝染液,染色2~3 min; 摇匀后吸取少许悬液涂于载玻片上,加上盖玻片;
(2)显微镜下分别计死细胞和活细胞数。下图为血细胞计数板的部分结构,已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规格为1 mm×1 mm×0.1 mm,假设a图每个需要计数的方格均和b图细胞数目相同(图中均为酵母细胞),则该实验组培养7天的酵母悬液活细胞密度为________个/mL。

2.绘制酵母菌的浑浊度和数量关系的曲线。绘制该曲线需要使用无菌葡萄糖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比浊法或光电比色法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所得结果比实际结果 ______________ (偏大、偏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2021-05-02更新 | 9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题(新高考)(4)
4 . 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针对下表中的三组培养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基成分

a

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甘露醇、水

b

葡萄糖、尿素、NaCl、K2HPO4、酚红、琼脂糖

c

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甘氨酸、水、琼脂

A.a组培养基可用于醋化醋杆菌的扩大培养,该培养过程需用到磁力搅拌器和摇床
B.b组培养基可用于分离含脲酶的微生物,该实验中需用全营养LB固体培养基作对照
C.c组培养基可用于诱导植物愈伤组织再分化,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需事先过滤灭菌
D.上述培养基不仅要为相应的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还要为其生存和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
2020-12-22更新 | 368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真题变式题9-1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