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γ-氨基丁酸(GABA)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微生物生产 GABA安全性高、绿色环保、周期短、成本低,但其产量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为提高GABA产量,科研人员采取了多种策略。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1控制酶1合成,催化谷氨酸(Glu)脱羧生成 GABA.基因2控制酶2的合成,酶 2催化 GABA生成琥珀酸半醛。基因3 控制转运蛋白1合成,转运蛋白1将 Glu转运到胞内,将GABA 转运到胞外。基因4控制转运蛋白2合成,转运蛋白2将胞外的GABA 转运至胞内。因此,可采取的策略是上调基因_____的表达水平,敲除基因_____
(2)野生型菌种内源性酶1的活力较低,外源基因SNO1(675bp)和SNZ1(894bp)的表达产物能提高酶1的活性。科研人员拟利用原始质粒 A 构建重组质粒 B,利用重组质粒 B构建重组质粒C(如图),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①PCR扩增前,可从_____中获知基因1、SNO1和SNZ1的碱基序列,然后设计含相应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基因1时的引物应含__________酶切位点。
②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将大肠杆菌涂布在含_____的平板上培养,挑选菌落提取质粒。通过对质粒进行双酶切和_____初步检验重组质粒构建是否成功,结果如图。泳道4是重组质粒C被__________双酶切的结果。重组质粒B的酶切产物位于泳道_____,重组质粒C的酶切产物位于泳道4和_____

③利用转基因大肠杆菌进行发酵,结果发现,与导入重组质粒 B的大肠杆菌相比,导入重组质粒C的大肠杆菌生产GABA的产量低,可能原因是_____基因的表达需消耗较多的物质与能量,不利于 GABA的合成。
(3)酶1在低pH值下发挥作用,而大多数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条件pH偏中性,因此在发酵中可采取的策略是_____
2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研究表明低温发酵可以显著提高果酒的口感,但发酵的速度却过于缓慢。为克服这一缺点,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在低温下具有较强发酵能力的固定化酵母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获取具有较强发酵能力的酵母菌,科研人员将普通酵母菌用紫外线照射等方法进行__________处理,选择在低温条件上能大量繁殖的酵母菌分别接种于等量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然后置于低温、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取适量发酵液离心,取__________与相应的显色剂反应后,用光电比色法测定酒精含量,从而选择高活性的菌种制成干酵母。
(2)在超净工作台中,将耐低温的高活性干酵母置于适宜温度的__________溶液中,待酵母悬液中出现气泡后,加入包埋介质制备成固定化酵母菌,最后用无菌水清洗以除去__________。用固定化酵母菌能明显缩短果酒发酵时间的原因是固定化使__________,形成酵母菌密度较高的发酵环境,从而加快反应速度。
(3)果酒在醋杆菌的作用下可转为果醋。将果酒、水、醋杆菌等混合液倒入发酵瓶时,不能让发酵瓶中有游离液体存在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为鉴定果醋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__________作进一步的鉴定。
(二)下图表示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培育过程,图中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使某种能被细胞吸收的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4)构建重组质粒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此过程通常需要__________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Ti质粒是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其上有一段包含报告基因的T-DNA序列,因该片段能进入植物细胞并__________,从而使其携带的目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5)图中筛选1的目的是__________。农杆菌转化愈伤组织的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会导致未转化的愈伤组织可能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中生长。因此,进行筛选2时,应在培养基中加__________,并挑选__________的愈伤组织细胞,用于植物组织培养。
(6)将单个转化的愈伤组织细胞置于适当的液体培养基中,经过适当配比的__________诱导,可发育成胚状体,最后发育成完整的植株。此过程始终要在适宜温度、适宜培养基及__________等条件下进行。
2022-01-09更新 | 524次组卷 | 3卷引用:预测卷02-【大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生物大题限时集训(浙江专用)
3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我国的酿酒工艺历史悠久,各种水果、各种粮食都可作为原料酿酒,如红薯酒就是利用红薯酿制的黄酒,酒精度约为9%。回答下列酿造红薯酒的相关问题
(1)原料处理: 鲜红薯常需要切去腐烂部位,该处理的目的防止影响红薯酒的_______。然后再加入10%蔗糖后入锅蒸煮。蒸熟后趁热挤碎,___________后拌入5%的麦芽,使其温度保持在55℃左右,约4小时搅拌令其出液。过滤后,取滤液入缸待用。蒸煮前拌入适量蔗糖的目的是___________。加入的麦芽的作用是_________
(2)发酵:待滤液温度降至25℃左右加入酵母菌,24小时后发酵液温度上升至30℃左右,此后每半天需搅拌一次,搅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10天左右,发酵液中糖分耗完引起________发酵终止。
(3)装罐储存:对发酵液进行过滤压榨,榨出的酒液静置2-3天用_____(填方法)取出上面澄清液,杀菌后装入经_____________处理的酒罐,密封低温保存。
(二)ACC氧化酶是合成乙烯的关键酶,由ACC氧化酶基因控制合成。科研人员将人工合成的ACC氧化酶基因反向插入到质粒的启动部位之后,构成反义ACC 氧化酶基因,再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转入番茄染色体DNA中。反义ACC氧化酶基因在番茄细胞中的转录产物能与ACC氧化酶基因的转录产物互补配对,抑制乙烯的产生,使番茄减缓成熟。请回答:
(4)科研人员能直接用化学合成ACC氧化酶基因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人工合成ACC氧化酶基因后,需用______________进行扩增。
(5)Ⅲ在构建重组质粒时,为确保ACC氧化酶基因反向插入质粒中,需用_________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Ti-质粒。为了便于转化后的筛选,表达载体还应具有________
(6)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液涂抹在无菌番茄幼苗的芽尖,适宜时间后,用__________冲洗芽尖除菌,接种于__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形成转基因植株。实验中选择番茄幼苗的芽尖作为外植体的原因是________
(7)反义ACC氧化酶基因抑制转基因番茄乙烯的产生,从基因表达的过程来看,是通过对______过程的调控来实现的。
2021-12-20更新 | 5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6)
4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苹果营养丰富,富含果胶、淀粉和纤维素等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榨汁过滤收集得到的果汁,因_______含量较高而澄清度低,添加_______可使其沉淀。果汁保存前,通常先灭菌处理,可用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方法检测灭菌的效果。
(2)可利用苹果皮渣制取果胶,为提高果胶得率,需对苹果皮渣进行热处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但若热处理的温度过高,果胶得率也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法分离果胶,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植物组织中的复合多糖体,从而使果胶从植物组织中游离出来,有效提取果胶。为分离此类优良菌株,将待选菌群用__________方法接种在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并计数。
(4)进一步研究发现,筛选得到的菌株还能分解餐厨垃圾(主要含蛋白质、淀粉、油脂等),说明其能分泌________
(二)回答与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山羊研究的相关问题:
(5)转基因动物制备过程中,受精卵与体细胞相比有更高的_________能力,常作为受体细胞。因哺乳动物受精卵数量有限等原因,生产研究中多用雌性山羊胚胎成纤维细胞来代替。使用时,将低温保存的雌性山羊胚胎成纤维细胞__________后,接种到装有细胞培养液的卡式瓶中,再将卡式瓶放入____________中进行原代培养,以获得更多数量的细胞。
(6)通常将乳铁蛋白基因与载体构建形成重组DNA分子后,用显微注射法导入雌性山羊胚胎成纤维细胞,转化成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有关。为方便筛选含乳铁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细胞,所构建的重组DNA分子上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转入乳铁蛋白基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与羊的卵细胞构建成_______,利用胚胎工程技术生产转基因山羊。为检测转基因山羊中乳铁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21-12-01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6)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猕猴桃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被称为“维生素C之王”。
(1)将猕猴桃清洗、去梗、破碎、压榨后直接制成的猕猴桃果汁通常含有较多的_____,因而比较浑浊。
(2)为获得无色澄清的果汁,首先需要进行_______处理,然后用________的果胶酶处理,以实现酶和底物的分离及酶的重复利用。
(3)猕猴桃果汁中加入活化的酵母菌悬液可用于猕猴桃酒的发酵。发酵开始后,在发酵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可提高果酒中________的含量。由于维生素C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形成红色产物,若要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猕猴桃酒中维生素C的含量,需要绘制以维生素C质量为横坐标,以_______为纵坐标的标准曲线。
(4)将猕猴桃酒稀释后加入醋杆菌可进行醋酸发酵。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不断的搅拌,目的是为了________(答出2点)。在果酒和果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液pH的变化趋势分别为。___________
(二)回答与植物克隆和基因工程有关的问题:
(5)MS培养基是常用的基础培养基,其成分包括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和_____。生根培养基与发芽培养基相比,除了激素的配比不同,还需要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营养物质的浓度,两种培养基的灭菌方法都是__________
(6)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时,最好取刚长出的茎或叶,经消毒处理后切取小组织块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通过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______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7)将目的基因导入愈伤组织细胞进行遗传改造,主要途径有: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到经_______处理的农杆菌中,通过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也可将目的基因包裹在脂质体(具膜小泡)中,通过与_________融合,再分离纯化受体细胞,以便后续的筛选操作;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法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
(8)将改造后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成再生植株,经筛选后可获得高表达的植株。该过程中影响细胞的生长速度和目的基因表达的因素包括温度、pH、光照、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以及__________(答出2点)等影响。
2021-11-29更新 | 6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6)
6 . 回答下列(一)、(二)两个小题:
(一)回答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有关问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想对一坛泡菜进行乳酸菌计数:
①首先在无菌条件下取适量泡菜汁样品液待用;
②配制MRS培养基(适于乳酸菌生长的培养基),其中琼脂含量为0.3%~0.4%,从物理性质角度来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取100ml培养基装在250ml三角瓶中灭菌后备用。
③待培养基冷却至“适当温度”时,用10ml无菌吸管在每支无菌试管中灌9ml,然后放入“适当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待用。此处的两个“适当温度”均约为__________
A.25℃~30℃          B.35℃~40℃             C.45℃~50℃            D.60℃左右                 
④梯度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泡菜样品液至其中一支装有9mlMRS培养基试管中,再用_______(同一支吸管、另一支吸管)上下轻搅3~5次使充分混匀。轻搅的目的是防止_______。然后吸1ml至下一支试管中,如此逐级稀释至104~107为止。每个稀释度做3份重复。
⑤恒温培养:待稀释均匀后,各稀释度的试管垂直放在试管架上,置于37℃恒温培养24小时左右。
⑥观察和计数:经过培养后,在高层培养基试管内形成许多_________状的菌落,数出各试管中形成的乳酸菌的菌落数目,选择菌落分离度较好和数目合适的稀释度进行计数。假设稀释度为105试管中形成的菌落数平均为90个,则该泡菜样品液中含乳酸菌_________个/ml。
(2)思考:本实验不采用涂布分离进行计数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如果采用划线分离的方法分离微生物,按照划线先后顺序依次划A、B、C、D四个划线区,则四个划线区面积大小顺序应该是________(用“<”连接)。   
(二)植物被野生型农杆菌感染后会产生瘤状结构(类似愈伤组织),主要原因是农杆菌的Ti质粒中含有生长素合成基因(A)、细胞分裂素合成基因(B)和冠瘿碱合成基因(C)。已知T-DNA上的基因在农杆菌中不表达,在植物细胞中可以表达。冠瘿碱是农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有机物质。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种植的常见疾病,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黄萎病基因导入棉花,获得抗黄萎病棉花。下图为农杆菌Ti质粒的T-DNA区段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获得碱基序列未知的抗黄萎病基因,可通过____________方法。构建重组Ti质粒时,需要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Ti质粒,目的是__________
(2)为防止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大量繁殖,导致植物细胞死亡,抗黄萎病基因必须把T—DNA片段上的基因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替换掉。取CaCl2处理过的农杆菌与重组质粒在离心管内,加入液体培养基,并置于摇床上__________振荡培养一段时间,从而完成转化实验。
(3)若棉花体细胞对农杆菌不敏感,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细胞核。通常将重组细胞直接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该培养基以MS培养基为基础,还需要加入适当种类和比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琼脂、水和____________。丛状苗分株培养后,为促使其生根,可通过____________无机物的浓度实现。
2021-05-07更新 | 5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6月浙江生物高考选考真题及变式题(6)
7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柑橘加工与再利用有关的问题:
(1)柑橘果实经挤压获得果汁后,需用果胶酶处理,主要目的是提高果汁的__________。为确定果胶酶的处理效果,对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果胶酶的果汁样品,可采用3种方法进行实验:①取各处理样品,添加相同体积的__________,沉淀生成量较少的处理效果好。②对不同处理进行离心,用比色计对上清液进行测定,OD值__________的处理效果好。③对不同处理进行__________,记录相同体积果汁通过的时间,时间较短的处理效果好。
(2)加工后的柑橘残渣含有抑菌作用的香精油及较多的果胶等。为筛选生长不被香精油抑制且能高效利用果胶的细菌,从腐烂残渣中分离得到若干菌株,分别用无菌水配制成__________,再均匀涂布在LB固体培养基上。配制适宜浓度的香精油,浸润大小适宜并已__________的圆形滤纸片若干,再贴在上述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滤纸片周围抑制菌体生长形成的透明圈的直径大小。从直径__________的菌株中取菌接种到含有适量果胶的液体培养基试管中培养,若有果胶酶产生,摇晃试管并观察,与接种前相比,液体培养基的__________下降。
(二)回答与基因工程和植物克隆有关的问题:
(1)天然农杆菌的Ti质粒上存在着一段DNA片段(T-DNA),该片段可转移并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为便于转基因植物在组织培养阶段的筛选,设计重组Ti质粒时,应考虑T-DNA中要有可表达的目的基因,还需要有可表达的__________
(2)结合植物克隆技术进行转基因实验,为获得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侵染的宿主一般要选用具有优良性状、较高的遗传稳定性、__________及易被农杆菌侵染等特点的植物材料。若植物材料对农杆菌不敏感,则可用__________的转基因方法。
(3)利用带侧芽的茎段获得丛状苗的过程与利用茎段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再获得丛状苗的过程相比,前者总培养时间__________,且不经历__________过程,因而其遗传性状稳定,是大多数植物快速繁殖的常用方法。
(4)与发芽培养基相比,配制转基因丛状苗生根培养基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__________,促进丛状苗基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形成__________,最终形成根。还可通过改变MS培养基促进生根,如_____(A.提高蔗糖浓度B.降低培养基浓度C.提高大量元素浓度D.不添加琼脂)。
2020-07-11更新 | 30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6)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8 .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不同浓度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处理对甘蓝泡菜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1)甘蓝泡菜的腌制和样品处理:腌制甘蓝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甘蓝样品处理过程中,加硫酸锌产生沉淀后,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然后冷却至室温,用滤纸过滤,用水淋洗2-3次,将______________在容量瓶中定容。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取10mL样品溶液,进行显色处理。光程为_________处测定光密度值。
(3)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NR活性和亚硝酸盐含量均呈______________趋热,添加不同浓度的GSH处理均可______________NR活性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当添加GSH的质量分数较低时,NR活性和亚硝酸盐随着GSH浓度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
(二)下图表示在生产实践中,利用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培育出完整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培育出完整植株,这种技术称为___________技术,其原理是利用了细胞的_____________。消毒用到的消毒液有______________
(2)过程a称为___________分化,过程c需用______________培养基,过程d称为_____________.
(3)若过程b在生长素少、细胞分裂素也不多的培养基中进行,则会出现下图____________的情况。
A.      B.      C.    D.
2019-10-1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生物005
9 . 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乳酸菌。取少量酸奶,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再用____________蘸取少量的稀释液,在MRS乳酸菌专用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以获得乳酸菌单菌落。下图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2)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醇类和亚硝酸盐,其中醇类是由___________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从泡菜中提取亚硝酸盐,与__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l-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然后用光程为1cm的___________,在550nm光波下测定光密度值,与由已知浓度梯度亚硝酸钠制作的__________比对,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已知乳酸菌中的亚硝酸还原酶能降解亚硝酸盐。在一定的腌制时间内,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是由于在厌氧和___________环境下亚硝酸盐被亚硝酸还原酶降解。
10 . 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

(1)在步骤①中,用_______稀释制成不同浓度的样品悬液。
(2)步骤②中将保存在70%酒精中的___________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待火焰熄灭,将菌液涂布到整个平面,将培养皿___________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观察菌落数。
(3)步骤③应选择挑取涂布平板上长出的__________,再通过划线进一步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将菌种接种在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置于_______冰箱中保存。
(5)若该漆酶大量应用于环境修复,可先用石英砂对漆酶进行_________(A.包埋B.共价偶联C.吸附D.交联)法固定,再进行工业化使用。
2017-09-20更新 | 3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四次选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选一第一、二章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